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聖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於1811年建成,用以紀念喀山聖母像。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喀山聖母大教堂)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教堂之一。1801年至1811年建於涅夫斯基大街,用來保存曾經顯靈而受人民敬重的喀山聖母像,建築師安德烈‧沃羅尼欣(Andrei Voronikhin)。在1812年的衛國戰爭之後,擁有俄羅斯軍事榮耀紀念碑的意義。1813年,將軍庫圖佐夫(Mikhail Illarionovich Kutuzov)埋葬於此,並且陳列擄獲城市的鑰匙和其他軍事戰利品。

1932年,喀山大教堂變成宗教暨無神論歷史博物館。 1991年至今─禮拜教堂,其中數年與博物館展覽品併存,自2000年以來─俄羅斯正教會聖彼得堡教區的主教座堂。以喀山大教堂命名的地方有毗鄰教堂的喀山街、涅瓦河三角洲的喀山島以及涅夫斯基大街和Griboyedov運河交匯處的喀山橋。

在這個矗立著雄偉的科林斯式柱廊和壯觀圓頂的宏偉教堂裡,保存著首都最受尊敬的聖像─喀山聖母像,在此聖像面前,沙皇以及驕傲的王公貴族和謙卑的平民百姓都屈膝下跪。在顯靈聖母像的眾多摹本(複製品)中,只有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摹本在整個帝國享有盛譽。

喀山聖母像的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末,廣受尊崇的顯靈聖母像,於1579年在喀山出現,是俄羅斯東正教會最受尊敬的聖像之一。

1579年夏天,一場可怕的大火摧毀了喀山的大部分地區。兩個星期後,聖母出現在一位名叫Matrona Onuchina女孩的夢中,吩咐女孩在灰燼中挖出祂的聖像。在聖母指定的地點,約一公尺深的地方確實發現了一幅聖像。在1709年波爾塔瓦戰役之前,俄羅斯沙皇彼得一世與軍隊在喀山聖母像之前祈禱,後來其中一幅聖母像摹本被送到到聖彼得堡。自1737年以來,這幅聖母像位於涅夫斯基大街上的聖母聖誕教堂,1811年,該聖母像被供奉在新的喀山大教堂。喀山聖母像已經成為聖彼得堡重要的東正教聖物之一。

1710年出現在聖彼得堡的喀山聖母像,可能是女皇Paraskeva Feodorovna從莫斯科帶來的。喀山聖母像最初被放置在當時是新首都中心的城市島(日後的彼得格勒區)的Posadskaya街,靠近Nevka的木製小教堂。兩年後,在教堂裡設立名為聖母誕生的小教堂,因著喀山聖母像的緣故,經常稱為喀山小教堂。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堂殘破不堪,並在1727年關閉。所有器具和聖像搬遷到彼得保羅要塞附近的三一大教堂。當地的聖像在那個年代已經被認為是神蹟。

根據MG Zemtsov 的計畫,1733年在涅夫斯基大街上用石頭建造巴洛克風格的聖母誕生宮廷教堂,教堂擁有木製圓頂,入口上方鐘樓矗立。1737年安娜‧伊凡諾芙娜女皇蒞臨教堂祝聖典禮。此前一天她徒步伴隨聖母像前往教堂,該聖母像是十六世紀在喀山尋得的顯靈聖母像的摹本。 教堂內風景畫的裝飾出自尚書部建築藝術家手筆,雕塑則是大師I. Goering的傑作,聖像由I. P. Gorskin和G. I. Melentyev繪圖。

1773年,王儲保羅‧彼得羅維奇在教堂舉行婚禮。 教堂是多次慶祝俄羅斯軍隊勝利的地方。在十八世紀中葉,計劃賦予教堂更隆重的外觀, 因此,建築師沃爾科夫(Semyon Volkov)制定了五個穹頂和新鐘樓的草案,但沒有實施。

早在18世紀末,在聖彼得堡主要街道上,教堂以一種樸素的巴洛克式風格於伊莉莎白女皇時期被稱為大教堂,對於一個正在發展且越來越多裝飾的首都來說,它似乎過於不起眼。 在十八世紀末,D。Quarenghi和N. A. Lvov參與新教堂設計,然而卻止於紙上談兵。

1799年,沙皇保羅一世舉辦喀山大教堂設計競賽,代替破舊的聖母誕生教堂,要求新教堂與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相似。P. Gonzago、C. Cameron、J. Tom de Thomon參加了比賽,但是沒有給出任何結果。 一年後,其官邸鄰近教堂的斯特羅加諾夫(A. S. Stroganov) 伯爵向皇帝建議才華橫溢的年輕建築師沃羅尼欣(A. N. Voronikhin)的新方案,於是建築工程委託給四十歲的建築師沃羅尼欣,他出身農奴,主人便是著名的藝術贊助人和藝術學院院長斯特羅加諾夫,而斯特羅加諾夫伯爵成為教堂建造監督委員會主席。

沙皇保羅一世希望他下旨建造的教堂與羅馬壯觀的聖彼得大教堂相似。這個願望的表現是沃羅尼欣在北立面前面豎立96根柱子的宏偉柱廊。如果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柱廊是圍繞著廣場,喀山大教堂的柱廊便是向涅夫斯基大街開展。這種建築解決方案允許沃羅尼欣解決涅瓦大街上所有教堂建築師面臨的問題。大道從西向東延伸,正與東正教教堂的建築結構相同,西面是入口,東面是祭壇,因此許多教堂建築被迫側立在城市主幹道上。柱廊允許大教堂的北面─側面部分,成為正面。由於同樣的原因,大教堂圓頂上的十字架側面轉向大街,而從正面即北面完全無法看見。從南面來看,大教堂應該裝飾相同的柱廊,然而沃羅尼欣的想法未能貫徹。大教堂沒有鐘樓,鐘牆位於柱廊西翼。

1801年8月27日亞歷山大一世為這座擁有三個副祭壇的教堂奠基,費時十年,耗資470萬盧布。 1811年9月15日沙皇蒞臨,由都主教安布羅斯完成祝聖大典。同年拆除舊教堂。

完成於與拿破崙作戰的衛國戰爭前夕,大教堂成為戰爭的一個獨特紀念碑,特別是在1813年庫圖佐夫(M.I. Kutuzov-Smolensky)元帥葬於左側祭壇之後。教堂內懸掛奪自法國人手中的旗幟,陳列攻陷城市的市旗和鑰匙,以及拿破崙元帥達武的個人手杖。1837年,根據B. I. Orlovsky模型鑄造的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德─托利紀念碑在涅夫斯基大街隆重揭幕。

儘管建築的宗教特徵,它前面的廣場總是吸引革命思想群眾的興趣。 1876年12月6日(18日),民粹主義組織「土地與自由」的首次示威活動在這裡舉行,普列漢諾夫在此首次發言(在十月革命之後,他的臨時紀念碑位於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德─托利的雕像之間)。從阿尼奇科夫橋開始的學生示威活動在這里達到巔峰。在1905年的血腥星期天,一群人在大教堂附近新建的花園裡用長椅架設路障。

大教堂的外牆以灰色的多孔石灰石砌面,飾以華麗的浮雕和豐富的雕像,這些全是帝國風格大師的手筆。 然而並非所有的構思均能實現。 大教堂北面大門用青銅鑄造,以15世紀佛羅倫斯洗禮堂著名的「天堂之門」為模型。殿內的淺浮雕早在上個世紀倖存的只有兩個:F.F.Shchedrin的「背負十字架」和J. Rachette的「逮捕」。

如今,教堂內部最富麗堂皇的裝飾所餘不多,儘管仍然壯觀的56根粉紅芬蘭花崗岩柱子,以其鍍金的科林斯式柱冠和柱腳,有效地裝飾了內部,營造出莊嚴和寬敞的感覺。

到了祝聖當日,神奇的喀山聖母像被飾以鑲嵌寶石和珍珠的華麗純金衣飾。 在將法國人驅離俄羅斯之後,頓河首領M.I. 普拉托夫給大教堂送來從法人手中奪得的40俄擔銀器戰利品。1834年這批銀器被用來鑲嵌主要的聖像壁(四十年後在副祭壇亦然)。 同一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向院士訂製祭壇供桌後面飾以鍍金雕刻畫框的巨大聖像。 1884年根據N.V.  Nabokov手稿,珠寶商,O.Ya. Sokolov,用11磅俄擔的銀器,為大教堂繪製基督棺中遺體像的方布,製作一座華美的棺槨,以及六年後模壓出來的銀質神幡。

1903年,教區居民打算在大教堂附近建造一座巨大的鐘樓,但由於藝術學院的反對,該項目無法實現。 在大教堂一百週年之際,進行了大規模修復。除了位於皇家大門左側一個特殊神龕中的顯靈聖象,一些古老聖像也廣受虔誠信徒敬拜:聖像壁的救世主、聖尼古拉以及由庫圖佐夫捐贈的琴斯托霍瓦聖母像。

教堂裡有很多優美的銀製器具:聖像上的金屬衣飾,祭壇前的柱形欄杆,1644年的長鏈手提香爐,安娜‧伊凡諾芙娜捐贈的聖餐保藏器,大公保羅‧彼得羅維奇夫婦結婚的皇冠,亞歷山大一世訂製在巴黎製造的神聖器皿,1787年祭壇福音書的金屬綴片,以及帶有小部分聖屍的十七世紀古老十字架。在祝聖大典上建築委員會主席斯特羅加諾夫(A.A. Stroganov)呈獻一個點綴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寶石的精美聖餐保藏器,上面裝飾的青銅人物和聖像,由D.I. Evreinov用琺瑯繪製。同時還有來自於皇后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的禮物鑲嵌鑽石和紅寶石的黃金祭杯。

芬蘭花崗岩製成的沙皇寶座旁邊,在玻璃下面懸掛著主教公會關於亞歷山大二世被謀殺的文告,而在鄰近的 圓柱上─1815年神聖聯盟的宣言。 在入口處有大教堂祝聖紀念石板,以及保羅一世和亞歷山大一世的淺浮雕。祭壇牆上放置1865年 I. A. Tyurin繪製的喀山聖母像。

從1743年開始,每年的8月30日,從喀山大教堂沿著涅夫斯基大街前往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進行首都最莊嚴的宗教遊行,起初沙皇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獲得者參與其中,後來遊行從聖以撒大教堂出發,在彼得堡這一天當時被視為休息日。 4月4日,宗教遊行隊伍前往夏日花園附近的小教堂,以紀念亞歷山大二世在卡拉科佐夫暗殺未遂之後來到大教堂,在天堂保護者聖像之前祈禱。7月4日,信徒們捧著聖像前往位於乾草廣場的聖母升天教堂,以紀念1849年城市從霍亂中獲得解救。

7月8日的建堂節聚集了廣大的群眾,因此顯靈聖像面前的禱告儀式在大教堂廣場上的一個木板平台上舉行。 當皇室成員、部長和知名達官顯貴出席祈禱儀式時,「皇室節日」的慶祝活動更是盛大隆重。 當「上帝,我們讚美你」的歌聲響起時,彼得保羅要塞上禮炮震天價響。5月11日「聖西里爾和聖美多德日」,成千上萬的教區學校學生聚集在一起祈禱,1月14日在自己的國定假日聖薩瓦節,首都的塞爾維亞人齊聚一堂。 12月25日,戰勝拿破崙的那一天,舉行特別的感恩禱告慶祝勝利。

1893年10月28日在人滿為患的大教堂裡為柴可夫斯基舉行教堂葬儀。

蘇維埃政權對教堂的迫害也波及喀山大教堂,大教堂的內部裝飾在1922年沒收教會貴重物品的時候嚴重受損。根據估計,僅是白銀就從教堂奪走約兩噸之多。毀壞無與倫比的銀製聖像壁:白銀被熔解,消失得無影無踪。 1923年,大教堂轉手革新派教徒,並從1920年代中期起作為革新派列寧格勒都主教轄區的主教座堂。在教會貴重物品遭到洗劫之後,1932年1月25日喀山大教堂對信徒關閉,同年年11月15日,作為宗教暨無神論歷史博物館開放。

1991年5月25日聖三一節在左側祭壇恢復禮拜儀式。第二年,主祭壇被祝聖,開始禮拜。 1994年4月30日在圓頂上矗立十字架。1998年3月29日根據法規,高級僧侶莊嚴地祝聖聖彼得堡的神座和整個喀山大教堂。通過祝聖,大教堂清除了無神論的褻瀆,並恢復從前教會的尊嚴。 2000年,大教堂終於回歸俄羅斯東正教會,並獲得主教座堂的地位。

顯靈的聖母像被移駕弗拉基米爾大教堂,放置在右邊的唱詩席上。1991年的聖三一節,再度成為教區的喀山大教堂的左側祭壇恢復禮拜儀式,一年後主要祭壇也開始禮拜。計劃將博物館搬到其他建築物,將大教堂完整歸還給信徒。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喀山大教堂在俄羅斯北方之都聖彼得堡的生活中永遠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與羅曼諾夫家族的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息息相關。

俄國軍隊的守護神─喀山聖母像

喀山聖母像是聖彼得堡最古老的聖物之一。當祂仍然處在彼得堡一座寒磣的「至聖聖母聖誕」教堂時,關於祂顯靈的事蹟已經廣為人知。該教堂的前神父蒂莫菲‧西梅諾夫(Timofey Simeonov)於1740─1745年間在土坯修成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擔任堂長,在他任職時期開始興建今日的弗拉基米爾公爵大教堂(Prince Vladimir Cathedral)。喀山聖母像在18世紀上半葉和20世紀在聖彼得堡四處漂泊, 1932─1940年間,祂流落在救世主─聖母升天大教堂(乾草廣場)、瓦西里島上的聖安德魯大教堂以及斯摩棱斯克─公墓教堂。 1940年8月斯摩棱斯克教堂關閉後,聖像被迎往弗拉基米爾公爵大教堂,一直到2001年。 2001年7月,聖物返回喀山大教堂的穹頂之下。

聖彼得堡喀山大教堂的主要聖物是聖母像,大教堂便是以祂之名建造。 這幅聖母像1579年神奇的方式出現在喀山市,是整個東正教世界中最受尊敬的聖像之一。

聖像的歷史流傳最廣的情節總結如下。 在1579年夏天,一場可怕的大火摧毀了喀山的大部分地區。 兩個星期後,聖母三次出現在一位名叫Matrona Onuchina女孩的夢中,堅決要求她告知喀山大主教,在Onuchina焚毀屋子的地窖中埋藏有聖母像。 起初沒有人相信這個女孩,但在聖母瑪利亞再度出現之後,還是決定在聖母瑪利亞指示的地方挖掘,終於在一米深處發現了聖母的聖像。

聖母像奇蹟出現的日子(7月8日,俄曆,國曆21日)成為每年重要的節慶日,起初是在喀山,然後是整個俄羅斯。 同年,1579年,沙皇恐怖伊凡在喀山建立聖母修道院,並將新發現的聖母像供奉其內,Matrona成為修道院的第一位修女。 以聖母像為原型製作了幾幅摹本(複製本),其中一些摹本如同真本聖母像一樣,被認為是靈驗的。

在「混亂時代」,在喀山聖母像奇蹟般出現大約33年後,俄羅斯遭到波蘭人的襲擊,莫斯科落入敵人手中。但在1612年,民兵在波扎爾斯基(D.E. Pozharsky)公爵和米寧(K. Minin)的領導下,以喀山聖母像為首,殲滅波蘭軍隊。10月22日,顯靈的聖母像由宗教遊行的隊伍恭送到莫斯科。後來,通過波扎爾斯基公爵的努力,在莫斯科的紅場建立了第一座喀山大教堂,後來幾經重建。原來教堂已經在1993年因蘇聯準備在紅場舉行閱兵,斯大林下令拆除。蘇聯倒台後,莫斯科的喀山大教堂成為第一座重建的教堂。

從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時代開始,聖母像一直被視為羅曼諾夫家族的保護人,而原本是莫斯科和喀山當地以聖母像為名的節日(7月8日/ 21日和10月22日/ 11月4日),成為全俄羅斯人的節慶日。

彼得一世在位期間,當時屬於 Praskovia Fedorovna皇后的喀山聖母像被恭迎到聖彼得堡。 根據最近的研究,該聖母像是喀山古老真本的摹本(複製本)。 在涅夫斯基大道的聖母聖誕教堂長期供奉後,聖母像被移駕到新的喀山大教堂,該大教堂由建築師A.N. 沃羅尼欣為祂建造,喀山聖母像成為聖彼得堡東正教主要的聖物之一。

還在彼得時代,祂那神賜的力量已經展現在彼得堡人民面前,為了保存聖母像,1801年至1811年興建喀山大教堂。從1923年到1940年,聖母像落入革新派教徒手中。受人崇拜的聖物來到列寧格勒弗拉基米爾公爵大教堂,預示公開的反宗教恐怖活動的結束,以及教會分裂的迅速瓦解。 1941年初,都主教阿列克謝(Alexy)將他的住所從弗拉基米爾公爵大教堂搬到聖尼古拉海員主教座堂(Nikolo-Bogoyavlensky),後者在未來的60年間成為主教座堂。在偉大的衛國戰爭開始的那一天,列寧格勒都主教阿列克謝在弗拉基米爾公爵大教堂舉行禮拜儀式:1941年6月22日在俄羅斯明媚的土地上慶祝諸聖節。

在圍城的900天,大教堂與保存在其中的顯靈的喀山聖母像是城市─前線的主要精神堡壘之一。圍城時期無窮盡的朝聖人群走向喀山聖母像,在圍城第一個的冬天,儘管擔心害怕,參觀人數甚至不減反增。飢餓在各地造成大批人民的死亡,在街上,在家裡,在工作中。然而教堂早晚的祈禱儀式並沒有一天中斷。據目擊者稱:「有軌電車停駛,電燈停止供應,煤油枯竭。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在炮火閃電般的照耀下,大教堂的神甫、歌手、神職人員和教區居民從城市的所有角落,匆匆穿過深深的積雪,歌手唱聖詩,身著立領大衣,包裹頭巾,腳穿靴子,男人甚至戴著小圓帽,教區居民一樣站著虔誠祈禱。」

arrow
arrow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