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在郊外摘葡萄的女孩

Девушка, собирающая виноград в окрестностях〈1827〉

布留洛夫〈Карл Павлович Брюллов〉〈1799-1852

卡爾帕夫洛維奇布留洛夫〈Karl Pavlovich Bryullov直到1822布留洛Bryullo俄羅斯傑出的歷史畫家、肖像畫家、風景畫家、巨幅壁畫畫家,古典主義和浪漫主​​代表,世俗和歷史繪畫作者。因畫作《三天使在幔利橡树旁向亞伯拉罕顯現》(1821年)和《龐貝城的最後一日》(1834年)獲得大金質獎章、安娜三世勳章;米蘭和帕爾馬學院成員、羅馬聖盧克學院成員、聖彼得堡和佛羅倫薩藝術學院教授、巴黎藝術學院名譽自由夥伴。

布留洛夫是唯一生前獲得俄羅斯皇帝親手贈與桂冠和鑽戒的俄羅斯藝術家。 因《龐貝城的最後一日》,他被稱為「國家的第一把畫筆」。布留洛夫創作了200多幅禮儀和室內肖像,並繪製了面積800平方米的聖以撒大教堂的圓頂

卡爾布留洛夫於17991223日出生在聖彼得堡的世襲藝術家族,父親是法國裔裝飾雕塑院士保羅布留洛〈P.I. Bryullo〉,正是他的父親成為他的第一位教師。父親從小就教導兒子繪畫,而且常常對他過於嚴格。卡爾布留洛夫不被允許進入餐桌,直到畫完一定數量的動物和人物。對於疏忽嚴厲。布留洛夫後來回憶說,其「整潔繪畫」的能力源於兒時的鍛煉。

他在16歲那年沒有經過考試就被聖彼得堡美術學院錄取。父親的培訓對布留洛夫有所幫助他比同齡人學習得更好,年輕畫家經常糾正同志的作品,而且老師們總是注意到這一點,並且說:「兄弟,看來這學期布留洛夫想給你一塊獎牌?」

1809年至1821年間,他就讀皇家美術學院,拜師A.I. IvanovA.E. EgorovV.K. Shebuev。以大金質獎章以及一級學位證書美院畢業,得獎畫作《三天使在幔利橡树旁向亞伯拉罕顯現》。從1822年到1834年,作為藝術家鼓勵協會國外寄宿獎學金的得主,在意大利生活和工作。在那裡繪成的《龐貝城的最後一日》1830-1833年〉,榮獲巴黎大獎。同時,創作許多肖像,包括畫作《女騎士》〈1832年〉,使他聲名鵲起。

1835年完成希臘和土耳其之旅,期間進行一系列線條畫作品。同年,回到俄羅斯,直到1836年住在莫斯科,在那裡結識普希金,然後遷居聖彼得堡。1836-1849年,任教美術學院,繪製許多俄羅斯文化人物的肖像。曾是葛令卡〈M.I. Glinka〉和N.V. Kukolnik的朋友。在1843-1847年,參加聖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和聖以撒大教堂的繪畫工作〈由P.V. Basin完成〉。由於疾病纏身,於1849年前往馬德拉島。在馬德拉島的日子裡,他繪就大量其朋友和熟識的水彩肖像畫。從1850年開始,居住在意大利,是米蘭和帕爾馬學院以及羅馬聖盧克學院的成員。

當完整的合諧以及世界的美麗,被悲劇和生活的衝突、追逐激情、不尋常的話題和處境所取代,布留洛夫的作品成為後俄羅斯浪漫主義的巔峰歷史畫再次脫穎而出,但是如今它的主要主題不是古典主義的英雄鬥爭,而是廣大人民的命運。在自己的中心作品《龐貝城的最後一日》,布留洛夫結合戲劇情節、燈光的浪漫效果和經典的完美雕塑人物。作品帶給藝術家無論是在俄羅斯或是歐洲鋪天蓋地的盛譽。

作為禮儀和室內肖像畫的傑出大師,布留洛夫在自己的創作中完成浪漫主義時代典型的演化這標誌著他作品中的-從早期作品喜樂地接受生活〈《女騎士》,1832年〉到後來複雜化的心理主義〈《自畫像》,1848年〉,預見該世紀下半葉大師們的成,此類諸如列賓〈《穆索爾斯基肖象》,1881年〉。布留洛夫對俄羅斯藝術家可預見的成就產生巨大的影響,其中有許多追隨者和模仿者。

1862年雕塑家邁克辛〈M.O. Mikeshin〉建立在諾夫哥羅德的《俄羅斯千年紀念碑》的雕像群中,布留洛夫被刻劃在從古代到19世紀中俄羅斯國家的16位作家和藝術家人物中。

「我的生命可以比作蠟燭,兩頭燃燒,並且用熾熱的火鉗夾住中間……偉大的卡爾俄羅斯繪畫天才,一個無限疲倦和失望的人,在創作之路的盡頭,痛苦與失望地說

卡爾帕夫洛維奇布留洛夫過著短暫的生活。 但是他為俄羅斯和世界藝術做了如此之多,以至於難以估量此一貢獻!

布留洛夫的作品保存在俄羅斯以及國外的許多博物館中。

斯塔索夫寫道:「肖像是布留洛夫作品之中的最眾多部份。 毫無疑問,它們是最重要的。 在此,我們終於觸及布留洛夫才華橫溢和氣勢磅礡的一面。」

在裝飾雕塑院士布留洛P.I. Brullo)的家庭,所有七個孩子都具有藝術才能。五個兒子成為藝術家,其弟兄亞歷山大布留洛夫建築師,浪漫主義代表。但是,匯集卡爾一身的榮耀勝過其他兄弟的成功。

同時,他成長為一個體虛孱弱的孩子,七年幾乎沒有離開病床,瘰癧纏身的他瘦骨如柴,以至於「成了父母厭惡的對象」。

保羅伊凡諾維奇可以讓病弱的兒子沒有早餐,如果他沒有完成繪畫作業。卡爾以勤奮的父親為榜樣,但畏懼他,尤其是在因不服從而被打一耳光之後,他的左耳失聰。

男孩很喜歡畫畫,鉛筆似乎成為他手的延伸。卡爾10歲那年,為聖彼得堡美術學院所接納,在此度過12年。

拜天生的才華和父親的教導之賜,年輕的天才超越同齡人,因為他在學習上的成就,許多得到寬恕。卡爾可以藉口瘰癧,以便在醫務室裡為朋友繪製肖像。在他兒時和青年時期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溢滿的生命力和激情,而且從小時候開始,每個人都對他抱著前所未有的期待。卡爾不負眾望,但他的一生將走出准許的框架。

年輕藝術家的學院作品:《尤利西斯和娜烏西卡》〈下落不明〉、《水仙》、《亞歷山大一世拯救病農》〈下落不明〉、《藝術天才》和全景畫作《三天使在幔利橡树旁向亞伯拉罕顯現》,這些作品不僅是高級古典主義的樣本,他盡可能用真實的細節填充他們

卡爾帶著「一小撮」金牌銀牌自美院畢業,但是展現自己的獨立性,他拒絕留在美院高牆之內以完善自己的技能。 1819年,卡爾定居在他的兄弟亞歷山大的工作室中,後者作為蒙費朗〈Auguste de Montferrand〉的助手,從事聖以撒大教堂的建築工程。他的日子為繪製定製肖像所充滿。碰巧的是,訂購人P. KikinA. Dmitriev Mamonov喜歡布留洛繪成的肖像,而正是這些訂購人,後來加入了藝術家獎勵協會理事會

應他們的要求,布留洛夫創作了《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秋明方志博物館〉和《多尼克斯的悔過》〈下落不明〉,為自己和兄弟贏得四年的國外寄宿獎學金的意大利之旅。在離開的前夕,奉上諭,兄弟倆更改祖先的姓氏,加上字母“ v”─如今他們成為布留洛夫

懷著輕鬆的心情,卡爾於1822年夏天離開家鄉,然而當時他不知道,只有經過13年後才能回到俄羅斯,而且再也見不到他的父母和兄弟們。

在意大利的博物館中,年輕畫家研究過去幾個世紀的繪畫,並吸取目睹的印象。臣服於拉斐爾(Raphael)的宏偉巨作《雅典學院》,卡爾用四年的時間臨摹此畫,最終,以自身的技藝震驚每一個人。 「祖國筆記」寫道:「布留洛夫在臨摹中不僅保留原作的所有色彩,而且尋得,或者更確切地說,識破竊取他時間的東西。」藝術家獎勵協會對自己的寄宿學生完成的作品感到滿意。然而正是在那時,卡爾「堅信手法和模仿的無用」,並且決定他一定會創作自己氣勢磅的作品。

凶猛的發燒和神經緊張的襲擊將卡爾擊倒,但他熱情洋溢、躁動不安的天性絲毫不知輕重。在意大利度過的歲月裡,活躍的社交生活,眾多的新朋友並沒有妨礙布留洛夫創作大量各種各樣的作品。僅憑肖像作品就能組成整個畫廊。其中有許多肖像畫,更深刻揭示的不僅是藝術家同代人的外貌和氣質而且是他們的內在世界

從藝術家獎勵協會訂製的古希臘羅馬和聖經題材的作品開始,布留洛夫誠實地試圖「償還」他從美術學院領取的國外旅行費用,但是他對這些題材興致索。在這些畫布上,他「製成」色調,創造自己的特色手法,研究裸體模特,卻並未完成。

布留洛夫真正地僅致力於從意大利生活中創作風俗場景。

《意大利早晨》〈1824年〉俘虜所有的人〈尼古拉一世將此畫贈與皇后〉。太陽的光芒和水光的反映穿透畫布,畫中描繪的年輕女孩,化身一天之始和生活的早晨。

對於油畫《意大利晌午1827年),布留洛夫選擇一位矮小、飽滿、像一串葡萄般的盛年女子作為模特,一個以魅力和奔放的歡樂令人傾心的女子,象徵人類力量的盛放。儘管他因為「不優雅的模特」遭到「譴責」,然而正是這類模特成為他的最愛。關於布留洛夫的美女,屠格涅寫道:「這些烏黑濃密的頭髮,這些閃亮的眼睛和貝齒所有這些特徵,近看略顯高大,但是帶著碩大、簡單和某種野性婀娜的不可仿製的痕跡...。」

1827年,卡爾在一個招待會上遇見如此一位端正、自信和獨立的女性。 Yulia Pavlovna Samoilova伯爵夫人對他而言成為一個藝術的理想、親密的朋友和唯一的至愛。她的美麗無異發自內心的善良,布留洛夫陶醉地畫著她的畫像。

卡爾與Samoilova一起前往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古的廢墟進行考察,甚至沒有懷疑這次旅行將帶領他走向創造的巔峰。布留洛夫對眼前所見的一切感到震驚對悲劇的知識不能掩蓋感知的敏銳。藝術家覺得在任何其他地方再找不到生活突然中斷的驚人畫。龐貝古城的居民因其滅亡而獲得永生。

布留洛夫不止一次地回到毀滅的城市,在他的腦海中浮現一幅畫面,其中偶然的自然力量不僅奪走人類的生命,而且揭露靈魂。

三年來,他收集了資料。普林尼(Pliny)回憶錄的摘是構圖的基礎:「空氣中充斥男人、女人和兒童絕望和控訴的哀號,有人呼喚父親,有人呼喚兒子,有人尋找失蹤的妻子;這人哀悼自己的不,那人為朋友和親人而顫慄,有的人出於對生不如死的恐懼而尋求幫助死亡!一些人大聲褻瀆,聲稱神不再存在,宇宙的最後一夜降臨!」

畫中的主要人物是那些在死亡的那一刻想到別人的人。在其中一組人物中,布留洛夫描繪拯救母親的普林尼本人。

藝術家到過考古博物館和挖掘地,以便描繪在畫布上的每個物體都與時代相符。在1830年大師著手巨幅畫作之前,曾經創作數十幅結構草圖。逐漸地在沒有靈魂的畫布上出現龐貝滅亡的繪畫,成為古代世界死亡的象徵

畫作《龐貝城的最後一日》〈1827-1833年〉是藝術家創作成就的巔峰,是其璀璨才華和精湛技巧的一次爆發。在羅馬、米蘭、巴黎〈1834年獲得金牌〉和彼得斯堡,擁擠的觀眾著迷於宏偉的構思和實現。畫作由訂製人Anatoly Demidov獻給沙皇尼古拉一世。

在巴黎畫展參觀自己的作品之後,布留洛夫回到意大利,卻沒有辦法在自己身上找到工作的力量。他開始一張畫布接著一張的畫著,卻無法完成他們,對如此的狀態感到疲倦;雖然布留洛夫知道他「在異地做客過久」,但回到俄羅斯他卻也不想。

藝術家興高采烈地參加達維多夫(V.P. Davydov)前往愛奧尼亞群島和小亞細亞的探險隊(1835年)。在希臘旅行時,他繪就的作品充滿活潑激情博得好感(《希臘米拉卡的早晨》、《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的廢墟》、《受傷的希臘人》等)。

在此之後,藝術家前往土耳其,然而1835年秋天,在沙皇的嚴格命令之下,他被迫返回俄羅斯,擔任美術學院教授。

1835年深秋,布留洛夫離開君士坦丁堡前往俄羅斯。回到故鄉標誌藝術家創作的新階段。踏上故土、聽著俄語,感情細膩的布留洛夫近鄉情怯

返回俄羅斯後訪問的第一個俄羅斯城市是敖德薩。

為了對這位著名大師表示敬意,當地士紳名流舉行隆重的晚宴。敖德薩總督沃龍佐夫為允許延長藝術家在敖德薩的停留時間而奔波布留洛夫欣賞這座海濱城市的美麗、建築和馬托斯(I.P. Martos)的紀念碑以及其他名勝古蹟。敖德薩當局拒絕其滯留該地城市建築的創建者之一是藝術家在美院就熟識的梅爾尼科夫〈A.I. Melnikov〉。

「不久前著名的布留洛夫從意大利和君士坦丁堡前往莫斯科曾經路過此地,來自敖德薩的加拉霍夫(S. Galakhov)在寫給維爾特曼(A.F. Veltman)的信寫道他宛如由天而降的天使般受到接待和宴請,以他為名的晚宴絡繹不絕。他對敖德薩讚不絕口,但是他沒有勾勒出這座城市的景象,這沒什麼奇怪,因為當時是冬天。

趕赴莫斯科的布留洛夫,於1225日抵達莫斯科。

這座古老的首都給首次到來的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布留洛夫從不厭倦讚嘆克里姆林宮的偉大,在這裡他想起俄羅斯人民最近經歷的動盪。在俄羅斯沒有一個城市像莫斯科一樣,1812年英雄的史詩在記憶中栩栩如生冒著招致皇帝怒氣的危險,違背皇帝要求藝術家立即返回聖彼得堡的飭令,布留洛夫決定推遲離開莫斯科。

莫斯科人慷慨殷勤地接待他。他應邀參加無休止的宴會、招待,這些日日以香檳、夜夜以盛宴結束的狂歡,布留洛夫不堪負荷,但是他沒有能力中止新朋友合理的欣喜。藝術家一生中的大事是他與普希金的會面和開展友誼。

然而,早在1836611日,以這位著名藝術家為尊,就曾在美術學院院內舉辦晚宴。

在彼得堡官僚的陰鬱氣氛中生活,壓迫布留洛夫。沙皇要求繪製皇室家族的肖像,但是畫家找到藉口,沒有執行這項工作。

曾經是布留洛夫親密摯友和學生的藝術家日列茲諾夫(Mikhail Zheleznov)在回憶錄中寫道:

「沙皇傳喚布留洛夫來到彼得堡真是太遺憾了!在我們美術學院佔有地位的布留洛夫,落入宮廷官僚圈子,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根據他的性格、教養和習慣,他不能夠也無法生活...。當他不得不在王室面前工作時,他感到不幸。」

所有人對他允許自己任性對待頭面人物感到驚訝。布留洛夫冒著任何風險捍衛自己創作的獨立性「自由的藝術家」在上流社會充滿信心,迫使每個人都尊重自己。

美院的所有學生都夢想著拜師偉大的卡爾門下。他為穆克里茨基、阿金、奇斯蒂亞科夫、謝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布留洛夫將他從農奴之身贖回,並安置在自己家中〉、費多托夫〈Fedotov,他的才華在幾年後青出於藍敞開其家庭作坊之門。與普希金、茹科夫斯、庫科爾尼克的親密友情溫暖了他的。但是他在藝術家之間沒有朋友。

 N. Ge寫道:「他向前衝,超越同時代人,並為此付出孤獨的沉重代價。」

人們在他的工作室排隊等候,為的是求得卡爾的肖像。在聖彼得堡時期,大約繪成80幅作品─ 3040年代後期俄羅斯知識分子璀璨的肖像畫。在自己的創作中秉承浪漫主義風格,布留洛夫擅於傳達人性的所有復雜性,並創造出獨特的個人形象

許多朋友和熟識再三邀請他參加招待會和舞會,並且卡爾本人也喜歡喧鬧的交際,但是在他私人的生活中,他很孤獨。美麗的朱莉婭〈Julia〉居住在國外,兒子阿列克謝〈Alexei〉在莫斯科成長〈關於母親知道的只有名字伊麗莎白〉。所有短暫的聯繫留給心靈痛苦和失望。卡爾等待他的「靈魂伴侶」。

藝術家 40歲那年愛情到來。他遇到一位非常有天賦的鋼琴家,肖邦的學生,里加市長的女兒艾米莉亞蒂姆(Emilia Timm)。從布留洛夫的肖像作品中,一位散發著青春清新氣息的精緻美女美目盼兮。但是艾米莉亞有一段痛苦的過去,外表純潔的背後是與自己父親的骯髒關係,她誠實地向卡爾承認這種罪惡。藝術家沉迷愛情與憐憫,堅信真摯的感情戰勝一切。他們在1839年結成夫妻。兩個月後,經歷艾米莉亞父親無休止的貪得無厭,以及潑濺到公眾的污穢和社會醜聞,18391221日上諭,這場婚姻因為年齡差異和藝術家的「神經興奮」而解除。艾米莉亞留給布留洛夫只有痛苦和煎熬。

與此同,薩莫洛娃〈Samoilova〉伯爵夫人帶著美麗和愉悅的光輝回到俄羅斯,並且在上流生活的激流中再次迷惑卡爾。振作精神,卡爾創作禮儀肖像畫《伯爵夫人尤利婭薩莫洛娃,與其養女Amatsilia Paccini離開舞會》〈1839-1841年〉。對於他自己,布留洛夫決定:「我的妻子藝術」並繼續辛勤工作。

但是在1847年,由於嚴重的感冒、風濕病和心臟病藝術家被困在床上長達七個月。他回想起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創作感到痛苦的失望,眼見很多想法依舊沒有實現:不被允許依照現成草圖繪飾根據兄弟亞歷山大設計建造的普爾科沃天文台,沒有被委託冬宮大火後的室內設計。四年來,他致力聖以撒大教堂的壁畫,然而由於疾病纏身,作品由另一位藝術家根據他繪於硬紙板的草稿完成

然而布留洛夫最大的遺憾是,作為一位公認的歷史畫家,沒有基於俄羅斯的歷史材料創作出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自己與畫作《普斯科夫圍城》〈1836-1843年〉的決鬥,他落敗。起初,沙皇干涉創作,然後藝術家只是繪製肖像畫,此外,他實際上並不了解俄羅斯平民百姓。沒有索爾采夫的話:「宗教遊行非常出色;但是普斯科夫圍城在哪裡?」 布留洛夫知道他無法勝任使命。偉大的卡爾覺得他已經不是第一位,不是最好,他遠離新一代現實主義藝術家前進的道路。

1849427日,在醫生堅持的建議下,布留洛夫永遠離開了俄羅斯。馬德拉島的治療無濟於事。藝術家繼續工作,但是並沒有從創作中獲得滿足,他為自己理解得太晚而感到遺憾:一個人無法同時獻身創作並享受忙碌的生活。

1852年春,布留洛夫和蒂通尼〈Titgoni〉一家一起搬到羅馬附近的曼齊亞納鎮〈Manziana。在那裡1852611日(23),無情的光陰為他停止。 藝術家葬於Monte Testaccio公墓,一座外國人非天主教徒的羅馬公墓。

150多年來隔離我們與他的創作,但在看見《龐貝城的最後一日》時,心臟仍然為之顫抖,而在《意大利晌午》的生活如火如荼

 

undefined

意大利晌午 〈採葡萄的意大利女子〉

Итальянский полдень Итальянка, снимающая виноград〉〈1827

意大利風格為學院藝術系統中的現實視覺鋪平了道路。官方藝術的支持者整體來說讚許畫作,發現畫中愉悅的感覺勝於比例的對稱,輕描淡寫地責備藝術家偏離古典規範。 布留洛夫主張藝術家再現的權利,尤其是「簡單的自然,這是我們經常見到,而且往往較之雕像的端莊美麗更加喜歡」。在這個簡單的日常情節中,藝術家在大自然中工作,在簡單和日常生活中尋找美感

「為了最精確地配置陰影和光線,我在葡萄園的實境中進行這幅畫作。」布留洛夫寫道,他強調說,這是露天創作。自然的感官感覺組成畫作的內容:的炎和和涼爽的陰影,渴望和垂涎葡萄的味道這是單一人物的構圖,畫中清楚地表達人物的心境。這幅畫作代表布留洛夫在這組以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互動為主題的作品中達到的最高點。當然,這類作品與對自然鍥而不捨的研究有關。

在花園茂密的陰影中,意大利女子站在梯子上,摘下一束葡萄,無法將讚嘆的目光從葡萄移開。她整個人,頭部略微後仰,濕潤的眼睛閃耀以及微啓的嘴唇一抹微笑,充滿生活的喜悅。她圓潤緋紅的臉頰,彈性飽滿的頸子,肩膀和拿著一串充滿生命汁液的成熟葡萄的手上,有著某種原始的和諧

畫中意大利女性的形象洋溢著無盡的力量和活力,與慷慨揮霍恩賜的大自然融為一體。穿透葡萄枝葉的陽光照亮年輕女子的臉龐和身姿。

畫工精湛的白襯衫面料,融合周圍的綠色色調。堅硬的冷色調沉浸在半陰影中的意大利女子的左肩。布留洛夫畫上的紅色披,猶如柔和的聲音在她紅暈的雙頰迴盪

布留洛夫的藝術氣質,卓越的畫家天賦,渴望重塑美院的繪畫傳統所有這些以及許多其他強烈才能的特質,在意大利寄宿期間表現出來。在作為藝術家鼓勵協會報的早期小幅畫作《意大利晌午》中,已經明顯地揭示其創造個性的特殊性。

布留洛夫挺身成為美院繪畫體裁和風格體系的改革者,當在藝術家早期體裁中看到對模特選擇和崇高目標的要求降低之時,學會成員感到戒慎恐懼。事實證明,年輕大師無心歷史神話情節的神聖傳統,而是傾心採摘葡萄怡然自得的日常場景,鍾情遠離古典規範的意大利女子,喜歡與模特在露天工作。對於《意大利晌午》的責備,布留洛夫回答說:他決定在那些簡單的模特形式中尋找種所謂的多樣,即較之嚴謹的雕像之美,我們更常遇見,且更加喜愛。畫家對生活周遭和大自然的大膽態度,對繪畫的藝術結構產生良好的影響。自然真實的場景描繪,優雅迷人生趣盎然的意大利女子的形象,璀璨明亮的繪畫,完美無暇的實踐造型藝術

 

undefined

龐貝城的最後一日

Последний день Помпеи 1833

黑色的陰霾籠罩著大地,地平線上燃燒著血腥的火光,大地顫慄,建築物倒塌,恐怖的閃電撕裂黑暗,照亮驚慌失措的人們如何體現人類靈魂的真正價值。

貪財者在彌留間牽掛錢財;兒子們把年老的父親抱在懷裡;年輕人忘記威脅,哀悼所愛之人的死去;對仁慈上帝的信仰使母女倆跪地,不願意逃生。

在哀鴻遍野的人群中,站著一位頭頂畫具箱發愣的畫家〈布留洛夫將自己寫入其中〉,抓住所有悲劇的色調。在某些人物的臉孔上認出當代人物的面貌,而在提著水罐的女孩和一家人的母親看到尤利婭薩莫洛娃〈Yulia Samoilova〉。

畫中所有人物雕塑的立體感和可塑性令人驚,彷彿可以繞著他們轉圈。色彩鮮明,「色彩燃燒並且在眼睛發光發熱,伴隨著內在的音樂呼吸。」在這幅作品中,藝術家將古典主義的傾向、浪漫主義的熱情以及新的、剛剛誕生的現實主義學派的特徵融合在一起。儘管坍塌的柱子在空中翱翔,然而灰燼沒有弄髒衣服沒有玷辱臉龐,不見傷殘沒有血泊,但是從畫作中得到的印象卻是令人讚嘆。

「他一人與自己的作品完全觸動心靈,沒有它,何謂歷史繪畫。」伊凡諾夫關於自己的理解時說道

在尋找大型作品的題材,藝術家遵循的目標是在精確的文史基礎上展示過去的真實事件。在意大利逗留期間,藝術家有機會參觀考古的挖掘工程,向世界展現798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期間遭到埋葬的古城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在繪製畫作之前,畫家全神貫注於對歷史資料和古代紀念碑的研究。

藝術家名聞遐邇的畫作,不僅描繪人們不敵自然力量而毀滅的悲劇,也描繪了歷史時代的變遷在舊的異教世界的上出現新的基督教文明。悲劇喚醒畫中人物各種各樣的感情絕望和恐懼,愛情以及保護親人的願望。根據果戈里的說法,這樣的畫面展現人類所有「至高無上之身體和道德的完美」。根據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傳統,藝術家在畫面的左側描繪自己和畫具。所選擇的主題是浪漫時代藝術的最高特徵它既用於音樂(普契尼Pacini的歌劇)又用於文學(Bulwer-Lytton的小說)。

畫作的正式訂購人是企業主、學者和藝術贊助人傑米多夫 (A. N. Demidov)。最初,畫作在羅馬、米蘭、巴黎成功的展出。

1834年夏天,畫作被從法國送到聖彼得堡,在那裡,傑米多夫將它獻給皇帝尼古拉一世。18348月,畫作置放在冬宮,當年9月底,將其搬移到美術學院的一個單獨展廳供民眾觀賞。 1851年,畫作收藏在新冬宮,並且於1897年轉贈給當時正在創建的皇帝亞歷山大三世之俄羅斯博物館(現今俄羅斯國家博物館)的藏品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俄羅斯 藝術
    全站熱搜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