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JPG

曾經烽火連天的塔爾圖,輾轉列強之手,多次更名,可見其命運多舛。

塔爾圖(Тарту),愛沙尼亞語塔爾圖 (Tartu)舊稱多爾帕特〈Дерпт,德語多爾帕特 (Dorpat)〉,是愛沙尼亞第二大城市,波羅的海諸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 10-11世紀,以古愛沙尼亞人的定居點塔爾帕圖為人所知,儘管該遺址的永久定居點可以追溯到 5 世紀〉。作為尤里耶城首次在《往年紀事》〈1030〉被提及,該城曾經為基輔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佔據和重建,並以其教名尤里命名為尤里耶

塔爾圖位於塔林東南 185 公里處的埃馬約吉河畔,距其與楚德湖的交匯處 30 公里,該河連接沃爾茨與楚德湖。人口主要是愛沙尼亞人(80%),主要語言是愛沙尼亞語,雖然很多人會說俄語,但相對較少使用俄語。

塔爾圖也是波羅的海最著名的大學城。 塔爾圖大學與俄羅斯的大學不同,因為它是按照歐洲模式創建的,但也與歐洲的大學不同,因為它大部分時間都位於俄羅斯境內。 除了大學博物館,塔爾圖還有幾座中世紀教堂、可愛卻不很古老的舊城區,以及廣大的城市建築地帶從傳統的木屋到趣味盎然的愛沙尼亞功能主義紀念碑

古代愛沙尼亞人在塔爾圖遺址上的定居點出現在 5-7 世紀。可能,給了現代城市的名字(塔爾巴特,來自愛沙尼亞的塔瓦斯,意為野牛)。第一個書面見證可追溯至1033 年,當時智者雅羅斯拉夫發動一場反對楚德人的運動,並根據他的教名建立尤里耶夫

到了13世紀初,尤里耶夫與附近的普斯科夫和大諾夫哥羅德保持密切聯繫。 1215 年,為德國人所占領,但在 1223 年,由於愛沙尼亞人普遍起義的結果,獲得解放。一支由 200 人組成的分隊以維亞切斯拉夫·鮑里索維奇〈維亞奇科〉為首,從諾夫哥羅德趕來保衛城市。後來,尤里耶夫多次遭到當地部落的襲擊,1224年在久攻之後,尤里耶夫再度被利沃尼亞寶劍騎士團攻佔,將其更名為多爾帕特〈Дерпт,德語多爾帕特 (Dorpat)並使其成為多爾帕特主教轄區的中心​​

說來奇怪,多爾帕特這個名稱也是來自古代塔爾巴特。

儘管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公國多次試圖征服尤里耶夫多爾帕特,然而三個多世紀以來城市一直歸德國人所有,是漢薩同盟的一份子〈13世紀末期到16世紀中期〉,且在與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的商業往來中發揮重要作用,其繁榮昌盛依然仰賴與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的貿易。

1328年莫斯科編年史紀錄多爾帕特的一場大火。多爾帕特經常在諾夫哥羅德編年史和 1558-1583 年利沃尼亞戰爭時期的職官錄中被提及。在 16 世紀下半葉,多爾帕特處於俄羅斯、瑞典和波蘭立陶宛聯對抗的中心,三者為控制利沃尼亞而發動永無止息的戰爭。1558 年,多爾帕特駐軍向俄國人投降。根據揚姆扎波爾斯和平協議〈1582 年〉,城市轉歸波蘭。1582-1600 年城市在波蘭人手中,波蘭人成功地在此開設耶穌會學院。然而,無論是在這座城市的德國居民中,還是在 1600 年征服多爾帕特的瑞典人中,天主教都不受歡迎,因此學院很快關閉,取而代之的是成立於1632 年的大學。不過,這所大學也沒有持續多久:1656 年,由於與俄羅斯的另一戰爭,不得不緊急將大學移轉到塔林。然而,當時的塔林對知識的需求不大,因此大學迅即荒廢。1672 年大學在多爾帕特復興,最後隨著北方戰爭的爆發而關閉(瑞典的版本)。

此間塔爾圖再次輾轉列強之手 1600 年為瑞典人所佔領,1603 年再度被波蘭人佔據。 1656年夏,俄瑞戰爭期間,為俄羅斯人奪得,然而經過2個月圍攻里加失利後,俄軍被迫離開利沃尼亞,其中包括多爾帕特。

北方戰爭後,多爾帕特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將近一百年來,城市沒有發生任何引人注目的事情,除了 1775 年的一場大火,幾乎燒毀所有的中世紀建築。 1802 年,在開明君主制的熱潮中,亞歷山大一世重建大學,其主要任務是為俄羅斯帝國培養專業人才。雖然許多俄羅斯人在此學習,但教授大部分是外國人,為此塔爾圖大學成為歐洲文化獨一無二的中心,同時也是愛沙尼亞獨立運動的中心。特別是,愛沙尼亞三色國旗是在塔爾圖構思並首次製作。19 世紀末,大學和城市本身經歷俄羅斯化,例如,恢復舊俄羅斯名稱尤里耶夫,但這些變化並沒有產生嚴重的後果,且於 1918 年隨著愛沙尼亞的獨立而被廢除。

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塔爾圖遭到嚴重破壞。在蘇聯時期,城市和大學繼續發展,儘管後者失去一些自由學生的傳統。隨著愛沙尼亞獨立的恢復,塔爾圖成為該國最大的科學中心,並與塔林並駕成為其文化重鎮

在此地的古建築中,只有維什哥羅德大教堂的3 中殿〈13-15 世紀〉和伊凡諾夫教堂〈14世紀〉的廢墟倖存下來

427.JPG

 

430.JPG

435.JPG

437.JPG

441.JPG

442.JPG

443.JPG

444.JPG

446.JPG

447.JPG

448.JPG

449.JPG

450.JPG

451.JPG

452.JPG

453.JPG

455.JPG

456.JPG

457.JPG

458.JPG

459.JPG

461.JPG

462.JPG

463.JPG

466.JPG

468.JPG

469.JPG

454.JPG

走在這片廢墟,走著走著,忽然感到似曾相識,我一定來過這裡。這是一種感覺,不是記憶。

arrow
arrow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