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JPG   

儘管人潮熙來攘往,走向京都的每一座寺廟,讓你心生一種奇妙的期待。

一個月前,當日本行程確定之後,為了避免露宿街頭,在booking.com預定了幾家旅館,最後選這家今年三月開幕的櫻花台畫廊酒店。旅館就在京都火車站旁邊,多鐵共構,通往各個景點的公車幾乎都在火車站發車,伊勢丹百貨和地下商城餐飲街就在這裡,真的很方便。

11407232_848745991827818_2051987956204555111_n  

京都的公車票一張230日圓,後門上車,前門投幣下車。世界遺產散落京都各地,乘坐公車頻繁,花500日圓買一張一日乘車專券,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市公車100、101、102號"洛 RAKU BUS",圖案別緻,巡迴各個觀光景點,又有中文解說,像在台北一樣,省事安心

清水寺

清水寺日本最知名的寺廟之一,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名稱來自寺院內的一處瀑布音羽之瀑」,全稱音羽山清水寺。原屬日本佛教最古老的教派之一的法相宗,如今已獨立,成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建於778年,於1633年重建,呈現今日的面貌。集寺廟建築之大成,其中包括許多建築 ─禮拜大殿、三重塔(日本最大的寶塔之一)、供奉主要神明千手觀音的本堂(國寶)、典藏佛經的鐘樓、馬廄等等,整體寺廟群是日本民族的文化瑰寶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之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廣闊的寺院群座落在風景如畫的山坡上,在寺廟入口處有馬廄,是14-16世紀時期的建築,其建築反映日本傳統風,是當時少數倖存的建築物之一,因此成為民族遺產。當時到此朝拜千手觀音的民眾將馬匹繫在這裡,然後拾級而上。沿路經過(Niomon),兩側矗立著四公尺高駭人的雕像,這些被稱為“石戰士”的雕像守衛著(Niomon),望之令人生。然後路經西門、三重塔、鐘樓等,順道來到本堂。

主樓背後是地神神社,供奉數位神靈,其中包括愛神,神社門前兩塊石頭相距數米,許多日本年輕人來此祈求愛情,傳言閉著眼睛從一塊石頭走到另塊石頭,會給愛情帶來好運。

139根約12米高巨型的榉木柱支撐、懸空聳立在陡峭懸崖上的「舞台」氣勢磅礡,從此眺望京都街道,景色絕佳。舞台下純淨的「音羽之瀑」涌出,清水寺因此得名。泉水可以飲用,據說具有療效。日本諺語:「從清水舞台上跳下去」,形容破釜沈舟的決心,可見清水舞台的蘶峨險峻。

018.JPG 024.JPG 026.JPG 027.JPG 030.JPG 035.JPG  012.JPG  

金閣寺

鹿苑寺又稱金閣寺,臨濟宗寺院,代表室町時東山文化。以其引人入勝的建築和膾炙人口的過往,成為日本非常著名且深受歡迎的寺廟,是京都的象徵,體現室町時代北山的文化建築。建於14世紀末期,作為幕府將軍足利氏的宅邸,名稱源自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法名,足利義滿在這裡度過他人生的最後歲月。

足利義滿以核心建築捨利殿作為自己修禪之地,將它修建得金碧輝煌,墙壁和屋頂都覆盖著金箔,因此當時的人稱之為金閣殿。15世紀初,將軍逝世後,該建築成為佛教寺廟,廟內有箔裹身的陀聖屍。應仁之亂時期(1467-1477)兩次大火,寺院幾乎被燒毀殆盡。

1950年捨利殿因為一名宗教狂熱者、年輕的見習僧人放火自焚完全燒毀,殿裡的珍寶也隨之付之一炬。三島由紀夫以此真實的歷史事件作為故事背景和文學素材,寫成小說金閣寺五年後,捨利殿依照原貌重新建造修復今日,該寺廟坐落在廣闊的土地上,區域內有精心照料的花園、風景如畫的池(池,完美的映照金閣寺倒影,創造兩棟樓的錯),以及品茗茶道的地方。

042.JPG 044.JPG 046.JPG 047.JPG 048.JPG 049.JPG 051.JPG 055.JPG 056.JPG 057.JPG 060.JPG 061.JPG 062.JPG 063.JPG 065.JPG 067.JPG 073.JPG  

閣寺

閣寺,正式名稱為慈照寺,日本國寶之一,園林、寺廟、密林覆蓋的山坡,山腳下閣寺幽雅淡然,與周遭環境的清靈悠遠組成合諧的畫面,是京都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儘管它的構思來自先祖出類拔萃的金閣寺。

閣寺建於1482年,和金閣寺一樣,閣寺興建作為幕府將軍足利義政退休後休憩和獨處的宅邸,是足利義政依照祖父足利義滿金閣寺的印象建造,然而用白銀裝飾閣樓的計畫卻沒有實現。這種「未完成」的外觀,表現日本美學Wabi-sabi)的概念─短暫、不完美和無常之美寂美學的特色是不對稱、不規則、簡單、低調、親密和自然的過程。閣寺樸實無華,所有關注不是投向寺廟,而是花園裡白沙覆蓋的空曠土地,著名的沙園以及用沙子精心堆砌象徵神聖的富士山與公園柔和的綠色形成鮮明對比。

起初閣寺是建於15世紀,作為足利義政龐大的宮殿的一部份,建造工程因應仁之亂(1467-1477)和資金短缺而中斷,直到他去(1490)前夕才建成,但義政在其完工前就急於遷居此地。在那些年代裡,宮殿成為日本的文化中心。義政也許是軟弱和無能的統治者,卻是藝術繁榮的贊助人。

幽居在這遠離塵囂的山中,他傾心茶道、詩歌和欣賞月亮,而此時京都卻大火肆虐。1490年後,宮殿成為臨濟宗佛教寺院,然而大火很快就延燒至此,幾乎摧毀所有的建築物,幸免於難的只有閣寺和東求堂。

165.JPG 086.JPG 089.JPG 096.JPG 094.JPG 095.JPG 101.JPG 104.JPG 108.JPG 111.JPG 112.JPG 113.JPG 118.JPG 119.JPG 121.JPG 122.JPG 123.JPG 125.JPG 127.JPG 129.JPG 131.JPG 135.JPG 133.JPG 134.JPG 140.JPG 142.JPG 145.JPG 153.JPG 155.JPG 156.JPG 161.JPG 162.JPG  

arrow
arrow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