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羅斯托夫的主要景點是 16 19 世紀的修道院和寺廟。 市裡有數十座保存完好的革命前建築, 其中絕大多數位於舊城牆內,也就是說,直接在城堡內、城堡的北部和東部、以及從城堡向西延伸的列寧大街

羅斯托夫重要的過去決定其歷史和文化古蹟的飽滿。最重要的名勝古蹟之一是湖泊盆地本身及其周邊地區的景色,幾千年來吸引著人們來到這裡,並且遍布考古遺跡。羅斯托夫的建築古蹟,特別是 17 世紀前主教府的建築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不僅是俄羅斯、同時也是世界藝術的經典。18-20 世紀城市的石造和木結構建築具有極大的價值。羅斯托夫鐘聲是世界文化財產,1719 世紀音樂作品獨一無二的組合,與美妙的樂器著名的羅斯托夫鐘樓密不可分。其15 座銅鐘,從最大的重達 2000普特〈32 噸〉到最小,各有自己獨特的聲音。

 

undefined

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城堡〉

羅斯托夫最著名的建築是都主教宮,即更廣為人知的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就堡壘的意義而言,它並非城堡,從一開始它就是作為羅斯托夫都主教官邸而建造的。儘管城堡被外牆環繞,但很明顯沒有人會攻擊它,因此,帶有塔樓的城牆具有純粹的裝飾功能 例如,城牆上的炮眼根本闕如。

在建造期間,羅斯托夫已經不具有任何防禦意義,因此克里姆林宮的防禦工事有一些簡單的建築,在軍事威脅的情況下必須清撤除。儘管如,克里姆林宮乃按照俄羅斯早期國防建設之傳統建造,並且是彼得一世時代以前俄羅斯軍事建築之古蹟。

城堡分為三個部分:環繞主教宮高牆的北面是古老的教堂廣場與聖母升天大教,南面是都主教花園和神學家格雷戈里〈聖額我略納齊安〉教堂。

大多數保存至今的建築物建於 1670-1683 年,在都主教約拿西索耶維Jonah Sysoyevich〉時期,其結果,出現一個真正的建築群,包括塔樓、教堂和各種輔助場所。 1787年,都主教座堂遷至雅羅斯拉夫爾,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很長時間沒有使用,或者是天知道怎麼使用。直到 19 世紀末期,人們才開始關注它,對其進行修復,並於 1883 年設立一座博物館,至今佔據大部分土地。

從每年的5 月到 9 月,在城堡可以看到三件保存完好的壁畫群復活教堂、神學家聖約翰教堂和塞尼亞赫救世主教堂。以藍色調繪成,畫滿教堂內牆壁和天花板所有可繪圖的地方,留給人們深刻的印象。

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最初是羅斯托夫教區都主教官邸,稱之為都主教〈主教〉宮, 位於羅斯托夫市中心,涅羅湖畔,建於都主教約拿西索耶維奇時期。 1650-1690年代,按照主教約拿的構思,建造宏偉的主教宮建築群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教堂廣場出現於 10 世紀末,在第一座聖母升天大教堂在此建成之後。今日矗立在其上的是擁有500 年歷史的聖母升天大教堂該市最古老的建築。羅斯托夫鐘樓以其 15座銅鐘名聞遐邇。主教宮建築群的建造於17世紀末葉完成。

1788 年,羅斯托夫縣不再是教區的中心:主教座堂遷至雅羅斯拉夫爾,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流於無人看管。

在都主教轄區中心搬遷之後,克里姆林宮開始逐漸坍塌,有鑑於此,亞歷山大一世下昭將都主教宮拆成磚,其結果是,只有制高點的鐘樓遭拆

19世紀末,以當地商人的資金進行全面修復,並且於克里姆林宮的建築物內開設教堂古物博物館。不同階層、不同收入的人為修復克里姆林宮捐款,如此作為「非為榮耀,而是出於利益」。 1953年颶風過後,進行第二次修復。在克里姆林宮的大部分地區設立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國家博物館。從 5 月到 10 月,羅斯托夫博物館的遊客擁有絕佳的機會看到克里姆林宮教堂的壁畫。自 1969 年以來,羅斯托夫博物館經常舉辦古俄羅斯藝術展覽。 2000 年,琺瑯博物館在審判衙門開幕,展示世界最豐富之羅斯托夫琺瑯藏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歷史

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依照都主教約拿西索耶維個人的構思,建於 1650 1690 年代。此構思試圖創造一個完全符合聖經描述的天堂:一個天堂花園伊甸,四周環繞圍牆和塔樓中央有鏡子般的池塘。

1787 年決定將主教座堂從羅斯托夫移至雅羅斯拉夫爾後,羅斯托夫都主教宮失去其功能,無人看管並逐漸荒廢,建築群被各個部門佔用為倉庫教堂禮拜儀式蕩然無存,主教們準備將其拆毀出售。然而,多虧開明的羅斯托夫商人出資,於18601880 年代修復建築群。

A. A. Titov I. A. Shlyakov 的倡議下,羅斯托夫教堂古物博物館於 1883 10 月在克里姆林宮的白宮揭幕。 1886 年,皇位繼承人未來的尼古拉二世皇帝將克里姆林宮納入自己的保護之下 1910 年,國家杜馬通過立法鞏固博物館的全俄羅斯地,決議從國庫中撥出資金用於維護。

1953 8 24 日,龍捲風先是橫掃羅斯托夫的兩條街道,然後往涅羅湖離去,導致建築群的許多古蹟遭到破壞。對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個別物件的緊急修復工作,已經發展成為以重現整個建築群原始面貌的科學修復。這項工作由傑出的修復師 V.S.Banige 監督,他幾乎在龍捲風過後立即抵達羅斯托夫。 1957年,大部分的文物修復工作已經完成。由於缺乏資金,整體修復工作後來才畫下句點。

1960 年代後期以來,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之建築博物館綜合體一直是俄羅斯中部古俄羅斯城市旅遊路線「俄羅斯金環」的主要景點之一,吸引大量來自俄羅斯以及海外的遊客。

1991年,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之聖母升天大教堂轉交俄羅斯東正教會。

2010 年,社會團體聖額我略納齊安基金會在基里爾牧首〈Patriarch Kirill of Moscow〉的支持下,達到將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建築群移交俄羅斯東正教會。

2013年,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通過贏得「Russia-10媒體競賽,進入俄羅斯象徵前十名。

 

undefined

聖母升天大教堂〈Успенский собор

大教堂是羅斯托夫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 1508-1512 年,此外,在建造過程中還使用顯然是1161 年舊教堂的廢墟,在後來的修復工作中甚至發現12 世紀的壁畫。當時尚未有克里姆林宮,在這種情況下,約拿西索耶維特意選擇聖母升天大教堂旁邊作為主教宮之所在地。聖母升天大教堂是當時羅斯托夫和雅羅斯拉夫爾教區之主教座堂〈直到 1788 年〉,目前屬於俄羅斯東正教會雅羅斯拉夫爾教區。 位於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大教堂廣場,擁 有一座獨立的鐘樓。與較後建造之主教宮〈建於 17 世紀末期〉以及都主教花園一起構成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統一的建築群,其景觀從涅羅湖望之尤其引人入勝

大教堂位於城市的歷史中心。該地第一座木造教堂的建造時間不詳。然而,在 1160 年毀於祝融。次年,即 1161 年,奉弗拉基米爾大公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Andrey Bogolyubsky〉之命,開始建造一座白石建築,卻於 1204 年遭大火焚毀。新建築歷時17年,1408年發生另一場大,大教堂的拱頂和圓頂倒塌,之後以白石重

今日之磚砌教堂建於 1508-1512 年。文獻資料沒有保留其確切的建造日期,因此研究人員提出各種不同的版本。目前採用的年代是 1508-1512,由亞歷山大梅爾尼克(Alexander Melnik)論證,並由間接的編年史料確。在磚砌教堂的裝飾設計中,使用前建築的雕刻白石元素。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這座雄偉的五圓頂結構,以簡單而高貴的形式建造。大教堂乃磚砌〈底座和一些細部是以白石砌成,如同 15 世紀的建築般〈此種風格的模範,例如,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大教堂〉,擁有簡潔的外部裝飾。洋蔥圓頂高貴的形狀,也許超越出現在約拿都主教時期全國所有的圓頂,取代之前的盔形圓頂。其內是 18 世紀的聖幛〈聖像壁〉以及著名公爵和主教的墓葬其中包括傳奇的瓦西里科公爵、謝爾蓋拉多涅日斯基之侄和約拿西索耶維本人。大教堂為現行教堂,被劃出博物館保護區,全天免費開放,然而欣賞教堂最好還是從外面為之:教堂內部進行緩慢的修復,造成狹窄和凌亂,而內部裝飾的保存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17 世紀末,都主教約拿西索耶維在大教堂附近進行大規模的羅斯托夫主教宮興建工程,並觸大教堂的一些改造,尤其是圓頂採用新的形式,在教堂的南側增建一座優雅的門廊台階,面向克里姆林宮的出口,作為都主教從其官邸來到寺廟的莊嚴大門。

在教區中心移至雅羅斯拉夫爾後,羅斯托夫教堂在沒有適當照顧的情況下年久失。大規模的整修工作在 19 世紀初葉進行。

1917年革命後,聖母升天大教堂轉為公社使用,隨後關閉,但並未遭毀壞。

1953 8 23 日,強大的颶風掀下市中心許多教堂的圓頂和屋檐,包括聖母升天大教堂。之後,由弗拉基米爾巴尼格 Vladimir Banige領導,在羅斯托夫展開規模龐大的修復工作。在修復過程中,清除大教堂外觀一些後來形成的特徵。特別是,平淡無奇的四坡房頂被半圓形牆頂取代,接近於原來的樣子。然而,都主教約拿時代的洋蔥形圓頂被保留下來,以盔形頂取而代之被認為是不適宜的,因為這破壞與克里姆林宮建築群的統一風格。在修復工作期間,在大教堂內進行挖掘工作,因此得以在低層發現 12 世紀的白石砌體。 1991 年,大教堂和鐘樓轉交俄羅斯東正教會。

11 18 世紀許多羅斯托夫雅羅斯拉夫爾執政主教葬於大教堂中,其中包括都主教約拿西索耶維奇,他的關心造就了羅斯托夫的建築外觀。

 

undefined

undefined

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鐘樓Звонница Ростовского кремля

1682-1687年,在都主教約拿期間,在聖母升天大教堂東南方建造一座鐘樓,從北向南延展,冠以四座圓頂並擁有15座銅鐘。根據約拿都主教的命令,鑄造13 座鐘,最初是「波利列俄斯」重 1000普特,然後是天鵝 500普特不久之後,最大的鐘「西索伊」Sysoy1688 年鑄造,重約2000普特,造價10000盧布 19 世紀下半葉,又增加兩座鐘。 從那時起,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的鐘樓懸掛15座銅鐘,組鐘保存至今。 1974 年以組鐘錄製羅斯托夫鐘聲」光碟,成為俄國文化生活中的引人注目的現象。

鐘擁有自己的調性,並產生和諧的音樂鐘聲。完整保存15 銅鐘的鐘樓及節日鐘聲的古老旋律,是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工作人員特別引以為豪的珍寶

四層鐘樓由兩座相鄰的建築物組成,上層是一個開放的拱廊。在一棟建築中,第四層有三個門洞,大部分銅鐘分別座落在此。另一座建築有更高的第四層,專門為「西索伊」鐘建造。四個過道的每一個在聾鼓上都有帶十字架的洋蔥形圓頂。鐘樓建築簡單,裝飾樸素,雖然與大教堂建造時間相差一個多世紀,但彼此相得益彰。

鐘樓牆壁間有陡峭而狹窄的樓梯通向頂層,在立面上露出小窗台。從懸掛銅鐘的門洞到地面,鐘樓擁有連續的空隙,使該建築成為一個卓越的共鳴器。鐘樓附近面向涅羅湖的開闊空間,增強聲音效果。

鐘樓內座落有棕枝主日〈主耶穌基督進入耶路撒冷〉教堂和觀景台。

聖母升天大教堂之鐘樓列入在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的古蹟群中。

 

undefined

塞尼亞赫救世主教堂〈Церковь Спаса на Сенях

羅斯托夫都主教之家庭教堂,建於 1675 年,如倖存的十字架上之銘文所示。立於高底層之上,亦即,其入口位於相鄰建築物之二樓。在入口的樓層,有所謂的гульбище封閉露台,為都主教住所,連接教堂與撒母耳樓和鄰近的白廳,後者是大約同時期的小型建築,外部裝飾相當複雜。

教堂兩次遭到焚毀,但後來都得到修復, 18 世紀末期主教教座移至雅羅斯拉夫爾,停止禮拜儀式。

該教堂的特點是其建築採用聖母升天大教堂的裝飾特色,只是更簡單和更嚴格的設計。

建築的特殊之處是:高底層,八斜坡樓板。救世主教堂本身首先以其壁畫著稱,由羅斯托夫教士蒂莫菲以及來自雅羅斯拉夫爾的大師們於建造教堂的同時創作〈1675 年〉,彩繪建築物內所有可繪畫的牆面,個別牆面的壁畫最後的審判給人留下特別強烈的印象。

內部裝飾以金色柱子支撐的拱廊為特色。

壁畫: 中央穹頂:《祖國》。 西牆:《最後的審判》。 東牆:聖像壁。

 

undefined

undefined

霍德格特里亞教堂〈Церковь Одигитрии

霍德格特里亞〈Hodegetria〉教堂是羅斯托夫主教宮〈克里姆林宮〉的教堂之一。建於 1692 1693 年,稍晚於主教宮建築群的其他建築,於約拿西索耶維奇之繼任者約薩夫〈Joasaph〉都主教時期建造。這座最年輕的教堂,並且,也許是主教宮最壯觀的教堂,以其不尋常的色彩出類拔萃黃色菱形在白色背景上營造出一種浮雕感覺。

undefined

undefined

單圓頂、雙層、長方形平面的教堂,毗鄰建於較早的主教宮城牆,較之其他教堂,它擁有一個沿著上層周邊延伸的露天陽台。教堂本身佔據二樓,其內部裝飾以渦卷雕塑引人注目,環繞幾乎已經毀損的壁畫。為莫斯科巴洛克風格的代表,依時序是主教院的最後一座獨立建築教堂現在作為博物館使

 

undefined

undefined

復活教堂〈Церковь Воскресения

復活教堂,相反地,這是約拿西索耶維奇時期建造的第一座教堂,建於1670 年。復活教堂是一座門上教堂,矗立在主教宮北門聖門的上方。聖門位於都主教官邸裝飾華麗之北立面的中央,面向城市和整個教區的主要教堂─古老的聖母升天大教堂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復活教堂除了五圓頂的教堂本身外,還有一座三跨的大門,兩座兩側皆有大門的塔樓,甚至一個迴廊。教堂附近的城牆上矗立一座小鐘樓。整個教堂內部彩繪壁畫,由不知名的大師與教堂的建造同時繪成,大概是古里尼基廷〈Gury Nikitin〉的團隊。

 

undefined

聖約翰神學家教堂〈Церковь Иоанна Богослова

在西邊大門上方聖約翰神學家教堂, 1683 年竣工,是最晚完成的教堂,彼時主教宮〈現在稱為克里姆林宮〉的樣貌完全成型。這座歷史和建築古蹟較之克里姆林宮的其他教堂更顯優雅被認為是約拿時期大師們最完美的作品,並且結構相當複雜:教堂下的大門並非直接通向克里姆林宮,而是通過一個角度達成,迴廊通往二樓。教堂外觀裝飾精美,內部全是壁畫。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兩度燒毀,到18世紀末,停止禮拜,地窖成為倉庫,結果到19世紀初,教堂嚴重破敗。於是決定將它拆除需要磚塊建造新教堂。羅斯托夫城市團體捍衛古建築,然而重建工作僅在 19 世紀下半葉才開始。此時,教堂已經屹立30 年,屋頂闕如,拱頂坍塌,玻璃破碎。

革命後,教堂關閉,向克里姆林宮遊客展示的僅是外觀。轉折點發生在 1953 一場強烈的龍捲風嚴重損壞建築,之後徹底修復。此時,西門成為正門。

教堂位於克里姆林宮入口正上,周圍有三道迴廊。若從城市的方向觀之,圓柱形塔樓猶然可見,看起來像是城牆的一部分。教堂內保存有 17 世紀的壁畫,描繪羅斯托夫之亞伯拉罕和神學家約翰本人的生活場景。教堂如今不作為宗教儀式之用,節假日偶爾在此舉行禮拜。 在其他建築的背景下,聖約翰神學家教堂以其優雅的外觀和完美的形式脫穎而出。許多專家認為其建築是羅斯托夫及其周邊地區最和諧的風景線。

 

undefined

紅宮〈君王官邸Красная палата (Государские хоромы)

克里姆林宮最大的民宅建築〈豪宅〉,建於1670年代,毗鄰聖約翰神學家教堂。最初,作為外商商場而建造,但在主教座堂移至雅羅斯拉夫爾後,未按其用途使 19世紀此地曾是倉庫。該建築立於角落,為一相當獨具一格的建築,其最知名的特點是通向二樓的雕花門廊。

審判衙門〈Судный приказ

前行政大樓(1650-1660),是該建築群中最古老的建築之一。然而,不能將其外觀歸之於最富趣味;外部雖然有著裝飾,卻相當簡約。

地窖之屋〈Дом на погребах

靠近克里姆林宮中間部分的東牆。 17 世紀的住宅建築。下層是磚砌,上層是木造。內部現在是旅店。

撒母耳樓〈Самуилов корпус

這座建築較其大多數鄰居要年輕得多。二樓有一琺瑯博物館,此外,三樓為藝術畫廊,收藏少量且相對刻板的俄羅斯畫作:然而,對於一個區域中心來說,這是一種不尋常的奢侈品。

聖額我略納齊安教堂〈Церковь Григория Богослова

又譯格列高利納齊教堂,建於 1680 年,屬於曾經矗立在此的格列高利耶夫斯基修道院。為通常的莫斯科建築,五圓頂,然幾乎沒有裝飾,這是克里姆林宮其他建築的典型特徵。

水塔〈Водяная башня

如果您喜歡全景攝影,這裡就是您的最佳選擇。沿著牆內狹窄而陡峭的樓梯爬行,然後走過稍微陡峭的木階梯,就可以來到塔上的觀景台。主要獎勵將是塞尼亞赫救世主教堂在湖光的背景下之絕佳景色,但羅斯托夫的全景也值得喜歡從高處俯美景之愛好者們的關注。

 

undefined

克里姆林宮城牆〈Стены кремля

從復活教堂開始,沿著克里姆林宮城牆的迴廊漫步,環繞城牆的周邊延伸到白廳,從那裡離開迴廊,來到гульбище封閉露台,隨之走入塞尼亞赫救世主教堂。漫步城牆迴廊,飽覽城堡風光,觀賞教堂,乃至驚豔復活教堂和聖約翰神學家教堂的壁畫。更為攝影愛好者提供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較不刻板的縮影。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arrow
arrow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