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亞伯拉罕主顯節修道院〈Авраа́миев Богоявле́нский монасты́рь

亞伯拉罕主顯節修道院〈Avraamiev Epiphany Monastery為羅斯托夫依成立時序最古老的東正教修道院。昔日,猶如許多俄羅斯中世紀修道院一樣,具有修道院堡壘的外貌,但堡壘城牆如今已經不見蹤跡

在羅斯托夫東南邊的涅羅湖畔,矗立著不僅是該市也是俄羅斯東北部最古老的修道院亞伯拉罕主顯節修道院。

修道院在 1261 年首次被提及。據信,它是由羅斯托夫的亞伯拉罕在 11 世紀末或 12 世紀初建立的。關於修道院建立的傳說寫在羅斯托夫之亞伯拉罕傳中。相傳,修道院建於一座獻給韋萊斯〈Veles〉之異教神廟的​​遺址上,曾經的韋萊斯石像,為當地的古代居民所崇拜,特別在羅斯托夫的楚德斯科〈Chudskoye尤為盛行。在亞伯拉罕的祈禱下,在離羅斯托夫不遠的伊施尼小河岸邊,神學家聖約翰親自出現在亞伯拉罕面前,並授與他一根神杖。聖亞伯拉罕回到城內,摧毀異教廟,打倒石像,並在傾覆的異教聖地的遺址上,築起教堂並創建修道院

 

undefined

undefined

16 世紀末,國庫出資在此興建一座新的石造教堂亞伯拉罕修道院之主顯節大教堂,以紀念攻占喀山〈1555 年〉。

18世紀至20世紀初,修道院是一座三級男子修道院。大部分修道院建築,包括塔樓和圍牆,未能留予後人,而倖存至今者,其完好程度各異。但值得一遊的修道院三座教堂雖然老朽,卻仍然屹立不墬。位於中央的是主顯節大教堂〈修道院的第一座石造建築〉,建於 1553-1555 年,用以紀念恐怖伊凡的軍隊攻占喀山。這是一座宏偉的五圓頂教堂,其南邊接建帶有鐘樓的迴廊。這種類型的教堂是雅羅斯拉夫爾的典型建築,而且大教堂顯然是由雅羅斯拉夫爾的工匠所建造。 Vvedenskaya 教堂建於 1650 年,已經是在約拿西索耶維奇〈Jonah Sysoyevich〉時期,雖晚於聖母升天大教堂,但較早於羅斯托夫克里姆林宮之其他建築。這是一座建築相當簡單的單圓頂教堂,門上聖尼古拉教堂之歷史可以追溯到 1691 年,但在 19 世紀進行大規模重建,失去其原貌。該教堂之所以饒富興味,主要是因為修道院舊圍牆僅存之兩座塔樓與之接建。兩座禮拜樓建於 19 世紀。

今日亞伯拉罕主顯節修道院重生為女子修道院。

關於修道院建立的傳說記載於羅斯托夫之亞伯拉罕使徒行傳在歷史科學中,修道院建立時間和環境的問題被認為是有爭議的。Yevgeny Golubinsky ​​Arseny Kadlubovsky 拒絕將亞伯拉罕視為修道院的創始人〈此觀點在 1261 年的《勞倫特編年史》〈亦稱為拉夫連季耶夫編年史,Laurentian Letopis〉中首次提及〉,並將其視為 14 世紀之教堂人物〈大多數學者認為《使徒行傳》原始版本的寫作時間是15 世紀〉。

亞伯拉罕神杖在修道院裡保存很長時間。在遠征喀山之前,沙皇恐怖伊凡前往修道院朝聖,並從這裡取走亞伯拉罕神杖。喀山攻陷後,沙皇於1553-1555年在修道院內以主顯節之名建造一座教堂此為伊凡四世攻占喀山後〈1552年〉還願建造的最早古蹟之一,也是 16 世紀中葉最早的多供桌教堂之一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在動亂時期,修道院遭波蘭人洗劫。 17 世紀中葉,在 修士大司祭約拿的領導下,興建石造的Vvedenskaya教堂〈1650 年〉和門上尼古拉教堂〈17 世紀後期〉。

1860 年,Fyodor Verkhovtsev 為聖亞伯拉罕之聖髑製作新的聖髑匣。

1914年,葉夫弗羅西涅夫波洛茨克修道院和維捷布斯克教區學校暫時搬遷修道院境內;住民遷居羅斯托夫救世主雅各夫列夫斯基修道院。

18 世紀中葉羅斯托夫的德米特里被尊為聖者之後,救世主雅各夫列夫斯基修道院更加馳名。建在城邊的亞伯拉罕修道院,淡入次要地位,儘管王室成員仍然到訪,到訪者還有喀琅施塔得的聖伊望〈John of Kronstadt〉和莫斯科牧首吉洪〈Patriarch Tikhon of Moscow〉。

1923年,周邊居民點的信徒在修道院內組織一個宗教社團首位住持是修士大司祭 NeophyteKorobov 1926 3 3 日,修道院建築正式移交羅斯托夫古物博物館,然而社團依然存在,直到 1929 7 16 日,當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決議將其清算。在其關閉之後,照顧社團成員的神職人員轉而服務羅斯托夫聖母升天大教堂。

1930年,開始破壞修道院院牆,主顯節大教堂成為糧倉,尼古拉教堂化身軍事單位和住房, Vvedenskaya先是幼兒園,之後是療養院,最後是醒酒所。到20世紀末期,所有建築物需要緊急維修,尤其是年久失修的主顯節大教堂。

1990年代,修道院浴火重生:1993年,莫斯科安德羅尼科夫修道院之「非手繪聖像救世主教堂」之會館在修道院內成立,1994年改建為大牧首會館。

會館館長的職責由非手繪聖像救世主教堂的堂長大司祭維亞切斯拉夫薩維尼赫 Vyacheslav Savinykh 履行。

2004年,在俄羅斯正教會至聖主教公會的祝福下,大牧首會館改造成為雅羅斯拉夫爾教區之亞伯拉罕主顯節女子修道院。

主顯節大教堂處於危樓狀態,修復工作的質量引起城市保護人士和古蹟保護部門的不滿。教堂建築年久失修,取而代之的元素和結構與歷史面貌不符。2015年工作期間,門廊台階的拱頂倒塌。

arrow
arrow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