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藝術之雅洛申柯

《沙特山〈厄爾布魯士山〉》〈1884

"Шат-гора (Эльбрус)"

雅洛申柯〈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Ярошенко〉〈1846─1898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雅洛申柯〈Nikolai Alexandrovich Yaroshenko俄羅斯著名肖像藝術家和巡迴畫家,作為一位巡迴藝術家走進俄羅斯藝術史,以崇高精、人文主義、榮譽和良知為服務的原則。雅洛申柯受過良好的教育,精通數種外語,在他的藝術家同行、朋友和志同道合者中享有權威和當之無愧的尊重。 毫無疑問,雅洛申柯的個人性格特首先歸功於建立在崇高道德原則之上的家庭教育。

1846 年,出生在波爾塔瓦一個退役軍人的家庭。雅洛申柯的藝術天賦很早就顯現出來,但男孩執著於繪畫的渴望並沒有讓大人們認為他可能擁有值得注意和關懷的天賦。父母無法想像兒子除了參軍之外還有其他職業生。父親堅持讓他繼承家族傳統,成為一名軍人。於是在他 9 歲時,決定讓他加入波爾塔瓦士官武備學校。

年僅九歲的尼古拉就進入了波爾塔瓦士官武備學校, 兩年後,雅洛申柯被調往聖彼得堡第一士官武備學校,畢業後進入巴甫洛夫斯克第一軍事學校(1863年)。1867 年雅洛申柯從巴甫洛夫斯克學校轉學到米哈伊洛夫斯基砲兵學院。但他沒有忘記對藝術的熱愛,為了完成藝術教育,在軍事生涯的同時,開始在美術學院學習。

對於這位年輕的藝術家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 有必要將美術學院的課程與砲兵學院的課程結合起來,並在砲兵學院畢業後在彈藥廠擔任沖壓車間的負責人。 在這樣的條件下完成藝術教育需要堅強的性格和對藝術的熱愛。

在此其間,尼古拉造訪克拉姆斯柯依本人的晚間教室。 於是著名藝術家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先是他的老師,然後成為他的朋友

從軍校畢業後,這位未來的藝術家被分配到彈藥工廠。 在北方之都的這個地方他服務二十年。 在收到分配書五年後,雅洛申柯以校外考生完成美院的藝術教育。 在他學習期間,與巡迴畫家漸趨密切他們的想法與他相近。 他也與從事寫作的進步知識份子的代表進行交流,甚至在家裡為志同道合的人組織獨特的沙龍。

1874 年從美術學院畢業後不久,雅洛申柯與瑪麗亞納夫羅蒂娜結婚,瑪麗亞成為他一生忠實的伴侶和朋友。 在此期間年輕夫婦第一次訪問基斯洛沃茨 著名的「雅洛申柯星期六」在雅洛申柯位於聖彼得堡的公寓舉行,該活動後來成為聖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的俱樂部,著名的作家、藝術家、科學家曾經造訪。

結婚後,畫家定居皮亞季戈爾斯,這造就他在北高加索創作大量畫作。 他的畫作反映如此壯觀的景色,以至於許多人認為畫中之地是想像的地方大師的幻想。 但它們是如此出色,藝術家因此得到評論界的好評

1885年,雅洛申柯在基斯洛沃茨購悳一座大型夏日別墅,很快地就被暱稱為「白色別墅」。在此聚集 當時最著名的人物,從藝術家和作家到科學家和演員。

藝術俱樂部的氛圍雅洛申柯將之帶到他基斯洛沃茨購得的別墅。在這裡聖彼得堡的朋友們齊聚,還有一大群著名的藝術家、演藝人員和科學家,在夏季到此度假和接治療。 在眾多嘉賓中,僅舉幾人就綽綽有餘:這些是藝術家 M.V. 內斯特羅夫、N.A. 卡薩特金、N.N. 杜博夫斯科伊、A.M. 瓦斯涅佐夫、I.E. 列賓、A.I. 庫因V.E. 鮑里索夫-穆薩托夫。

他們舉行大型野餐,前往「背叛與愛情城堡」、塞德洛山、貝爾馬米特高原,也曾進行更遠的旅行:沿著格魯吉亞軍用道、奧塞梯軍用道,來到捷別爾,和厄爾布魯士腳下。 大量的繪畫、草圖和素描也從各地運來。

從美術學院畢業後一年,他第一次參加巡迴展覽,再一年後他加入巡迴展覽協,並與伊凡克拉姆斯柯依一起成為其管理成員。 後者去世後,十多年來他一直支持前輩所採取的協會活動方向。

17年後,藝術家因健康原因退役,獲得少將軍銜。

大師罹患肺結核這種疾病是整個世紀真正的禍害。 他的氣管受到損害,但這並不妨礙他訪問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義大利。 炎熱乾燥的氣候有助於減緩病程,並緩解大師的病情。 這次旅行藝術家帶回俄羅斯許多速寫、草圖、素描和成品畫。

1898年,畫家在露天山中冒雨工作時,因勞累過度引發心臟病,於基斯洛沃茨逝世。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葬在離他家不遠的聖尼古拉大教堂的墓地。 一年後,在他的墳墓上建造一座紀念碑立於黑色基座上的藝術家青銅半身像,背景是浮雕十字架的花崗岩石碑、棕櫚樹枝和帶有畫筆的調色板。 藝術家 N. 杜博夫斯科伊和 P. 布留洛夫 參與墓碑方案的加工,雕塑肖像的作者是藝術家的朋友 L.V. 森。

所有認識藝術家的人都說他是個極度誠實、高尚、問心無愧的人,也是一位才華洋溢的畫家。 他的畫布具有明顯的社會取向,他的肖像畫具有高度的現實性和精神思想,他的風景畫充滿生命、色彩和表現力。 大師對巡迴展覽協會發展的貢獻不可小覷。 在他的領導下,協會積極發展和繁榮,公眾開始熟悉面向社會現實主義藝術。

藝術家的許多畫作都收藏在俄羅斯各地的博物館中,包括莫斯科的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俄羅斯藝術之雅洛申柯

《生活無所不在》〈1888

"Всюду жизнь"

社會矛盾的主題是雅洛申柯作品的主要課題之一。 在藝術家的風俗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畫作《生命無所不在》。

作品是在托爾斯泰小說《人類如何生活?》的印像下寫成的,原標題是《哪裡有愛,那裡就有上帝》。 畫布上描繪囚車裡的囚犯觀看鴿子的場景。 作者選擇這樣一個簡單、不複雜的情節,強調現實生活的不公不義:這樣一張臉、充滿溫暖和善良的,怎麼可能是罪犯呢? 他們比許多在車廂另一邊的自由人更加人道。 中心人物群與神聖家族相似並非巧合;在其中人們可以猜出福音書人物:聖母和聖嬰,以麵包屑的形式提供禮物的三位智者,象徵著上帝聖父鴿子。

雅洛申柯似乎停止一個簡單但受壓迫人民痛苦生活的瞬間,他們被囚禁在骯髒、破舊且又黑又濕的綠色車廂裡。 生命無所不在,它確實是無所不在,它在車廂的另一扇窗戶裡閃爍發光,夏日的陽光從窗戶傾瀉而入,但這些與被關在監獄裡的可憐老百姓人無關,他們被剝奪了一切。

「它多麼觸動人心啊,」托爾斯泰在談到這幅畫時說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俄羅斯 藝術 繪畫
    全站熱搜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