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皇太子與灰狼》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瓦斯涅佐夫 〈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нецов〉〈1848─1926〉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瓦斯涅佐夫〈Viktor Mikhaylovich Vasnetsov〉知道如何巧妙地讓人們沉浸在俄羅斯童話的氛圍中。他的畫作充滿奇妙的感覺,讓人立刻想到「那裡有俄羅斯靈魂,那裡就散發俄羅斯氣息」這句話。藝術家為俄羅斯藝術開闢新的方向。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是一位著名的世俗和歷史畫作的大師 ,更是童話繪畫的能工巧匠。他的畫作為收藏家保羅‧特列季亞科夫和薩瓦‧馬蒙托夫所收藏。瓦斯涅佐夫的畫作《壯士》成為俄羅斯繪畫史上最早訴諸壯士讚歌情節的作品之一。除了繪畫之外,瓦斯涅佐夫還為書籍繪製插圖,為建築結構描繪草圖,並彩繪俄羅斯不同城市的教堂。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1848 年 5 月 15 日出生於維亞特卡省〈今基洛夫州〉的鄉村牧師家庭。家裡有很多孩子,孩子們最喜歡的消遣是坐在爐子邊聽祖母講故事,或是沉浸在暫時棲身在瓦斯涅佐夫家的旅人的故事中。 父母盡力給孩子全面的教育:為孩子閱讀科學雜誌並教導他們如何畫畫。維克托‧瓦斯涅佐夫的第一部作品是風景畫和鄉村生活景象,他畫作中的自然景觀許多是取材自維亞特卡的景色:蜿蜒的河流、丘陵、茂密的針葉林。
小維佳〈維克托的暱稱〉如飢似渴地聽著有關未知的地方、虛構的生物、英雄身上發生的奇蹟故事。這家人的父親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不僅教孩子們讀書寫字,還教他們畫畫。在所有孩子中,兒子維佳和阿波利納利(他也成為藝術家)展現最優秀的繪畫天賦。
1858年,瓦斯涅佐夫進入宗教學校,然後就讀神學院。他研究聖人的生平、紀年表、編年史和箴言。古俄羅斯文學激發藝術家對古代的興趣。
「我一直堅信,在風俗和歷史繪畫、雕像以及任何藝術作品中──形象、聲音、文字──在童話、歌曲、壯士讚歌、戲劇等中,表現出民族的整體形象,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過去的還是現在的,甚至未來的。」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
在學習之餘,瓦斯涅佐夫描繪城鎮居民的肖像,憑記憶畫成草圖,並協助繪製維亞特卡大教堂彩畫。 1867 年,他為民族誌學家尼古拉‧特拉皮欽關於諺語的書籍繪製插圖。後來,藝術家在《瓦斯涅佐夫畫作中的俄羅斯諺語和俗語》專輯中單獨出版他的插圖作品。在學習期間,畫家創作他的第一批畫作《割稻的女人》和《擠奶女工》。
多年的學習鞏固他離開家鄉並開始專業學習繪畫的願望。
1867年,維克多‧瓦斯涅佐夫離開宗教學校前往聖彼得堡,準備報考聖彼得堡帝國美術學院。該年冬天,他在朋友、藝術家伊凡‧克拉姆斯柯依的學校學習繪畫。聖彼得堡──這座宏偉而美麗的城市讓這位年輕的神學院學生驚嘆不已,以至於他突然懷疑自己的能力。考試時他很快就完成作品,但當他注意到站在旁邊的一位年輕人的笑容時,他認定自己失敗了。沮喪的瓦斯涅佐夫沒有來查看考試結果,因為他確定自己沒有被錄取。
維克多整年都在打零工,第二年回來再次參加考試時,他發現自己早在去年就被錄取。
瓦斯涅佐夫是一位認真且有天才的學生。在創作生涯的初期,年輕的藝術家著注於創作日常場景的作品,尤其喜歡以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進行繪畫。
在美院,瓦斯涅佐夫因其學習作品獲得兩枚小銀質獎章。兩年後,他因繪畫《基督和皮拉圖斯在人民面前》獲得一枚大銀質獎章。此時,藝術家為尼古拉‧斯托爾皮揚斯基的童話故事和文學─教育作品繪製插圖──《人民的字母表》、《士兵的字母表》。住在聖彼得堡期間,維克托‧瓦斯涅佐夫創作世俗風格的繪畫─《乞丐歌手》、《從公寓到公寓》、《手推車的工人》。 1874年,畫家因畫作《書攤》和《拿著一瓶酒的男孩》在倫敦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銅牌。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歷史繪畫大師
1875年,瓦斯涅佐夫完成學業。美院畢業後,藝術家與朋友一起出國。在那裡他繼續作畫,參加展覽和沙龍。在朋友 Vasily Polenov 的巴黎工作室裡,瓦斯涅佐夫繪就《羅斯壯士》畫作的草圖──第一幅基於俄羅斯壯士歌的畫作。
瓦斯涅佐夫在國外生活了大約一年,在1877 年回到莫斯科,在這裡結識收藏家保羅‧特列季亞科夫 ,經常參加其家庭的音樂晚會。
在莫斯科時期,藝術家以古羅斯的歷史和童話為題材作畫。首批畫作之─《伊戈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與波洛維茨人血戰之後》──在第八屆巡迴畫展上展出。該畫由保羅‧特列季亞科夫買下。
1877年他與心愛的姑娘亞歷珊德拉‧里亞贊采娃結婚。她出生於維亞特卡的一個大商人家庭,但沒有嫁妝。
起初,亞歷珊德拉在維亞特卡文科中學學習,後來搬到聖彼得堡,進入醫學外科學院女子醫學訓練班。她成為俄羅斯最早的女醫生之一。
維克多和亞歷珊德拉在聖彼得堡認識。他們在圖書館偶遇,交談起來,意識到彼此是志同道合的人。
他們的婚禮於 1877 年 11 月 11 日舉行。
這段婚姻終究是幸福的。夫妻倆生活安逸,互相理解,生育五個孩子。 起初,夫妻倆沒有足夠的金錢,他們最初的共同財產只有18盧布。瓦斯涅佐夫夢想擁有自己的房子,但不是一間簡陋的小木屋。他想要一座大樓房,就像童話故事裡一樣。多年後他實現自己的夢想—─在莫斯科建造一棟大木屋。藝術家把二樓佈置成工作室。
瓦斯涅佐夫亦與藝術庇護人薩瓦‧馬蒙托夫結識 ,成為其阿布拉姆採沃莊園的成員 。馬蒙托夫邀請藝術家為頓內茨克鐵路管理局的內部繪製三幅畫作。 因此出現《斯基泰人與斯拉夫人之戰》、《飛毯》、《地下王國的三位公主》等作品。然而,管理局成員拒絕童話題材的繪畫。畫作由薩瓦·馬蒙托夫及其兄弟買下。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經常拜訪這位藝術庇護人位於阿布拉姆採沃的莊園,並為其家人繪畫肖像。阿布拉姆采夫近郊也出現在瓦斯涅佐夫的其他畫作中:白樺林、蜿蜒的河 流、峽谷和長滿薹草的池塘。 1880 年,藝術家在這裡創作了《阿廖努什卡》。
與慈善家薩瓦‧伊凡諾維奇‧馬蒙托夫一家的相識在瓦斯涅佐夫的生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馬蒙托夫鼓勵藝術家對童話情節的渴望。在阿布拉姆採沃莊園裡,瓦斯涅佐夫才思泉湧,他欣賞大自然,觀察人們的臉孔,試圖找到畫布上出現的人物。正是在阿布拉姆採沃,他遇見著名畫作《阿廖努什卡》的女主人翁。
《阿廖努什卡》似乎活在我的腦海中已久,但現實裡我在阿赫蒂爾卡的身影中看到她,當我遇到一位披頭散髮的女孩,她激發我的想像力。她的眼神裡多少憂愁、孤獨和純粹的俄羅斯悲傷……從她身上散發著一種特殊的俄羅斯靈魂。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
瓦斯涅佐夫在美院學習期間就開始展出他的畫作,後來繼續參加巡迴藝術家的展覽。他很早就名聲大噪。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意識到一切都錯了。他想畫阿廖努什卡、伊凡─皇太子、青蛙公主、壯士們……
並非所有藝術家和評論家都理解瓦斯涅佐夫的選擇,但他決定要畫自己想畫的東西,即使他的作品不再受歡迎。
《十字路口的勇士》〈1878〉
這是那種沉重,有點笨拙,但又恰如其分的感覺,魯斯蘭,思索著自己奔赴戰場的路途,那裡,地上扔滿骨頭和頭骨,上面長滿了「忘卻之草」。一塊刻有銘文的巨石從地面竖立,一匹英勇的馬,沉重、毛茸茸的,並非良種,但確實具有歷史意義,伊利亞‧穆羅梅茨和多布雷尼亞‧尼基季奇一定騎過這樣的馬,甚至直到今天,在俄羅斯各地這種馬要找多少有多少。整個田野陰沉壓抑,遠處地平線上一道紅色的曙光,陽光在頭盔上跳耀,勇士身上華麗的亞洲鎧甲 ,他若有所思的神情和癱坐在馬鞍上的身影,所有這一切共同構成一幅具有濃厚歷史意境的畫面。
但也有其他具有童話主題的傑作:《阿廖努什卡》、《伊凡─皇太子與灰狼》、《壯士》。
教堂繪飾與建築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瓦斯涅佐夫不僅對繪畫感興趣,他還在創作宏偉的壁畫方面留下深刻的印記,並完成數個建築設計,包括他自己的房子。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也在建築領域進行嘗試。他為馬蒙托夫莊園的建築繪製草圖;根據瓦斯涅佐夫和波連諾夫的圖紙,在阿布拉姆採沃建造了非人手所能創造的救世主教堂。藝術家甚至繪製了自己的家庭工作室、伊凡‧茨維特科夫豪宅、特列季亞科夫位於莫斯科拉夫魯申斯基巷畫廊的主立面的草圖。
1885年初,瓦斯涅佐夫的老師之一、聖彼得堡大學教授阿德里安‧普拉霍夫邀請他為基輔新建的聖弗拉基米爾大教堂作畫。瓦斯涅佐夫稱此聖殿的繪畫是他一生的主要作品—─他為此投入大約 11 年的時間。藝術家說:「在羅斯,對於俄羅斯藝術家來說,沒有比裝飾寺廟更神聖、更富有成果的工作了。」在工作期間,維克托‧瓦斯涅佐夫研究義大利早期基督教的紀念碑、基輔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壁畫,並運用在神學院獲得的聖像繪畫和寺廟建築知識。 「有時候,靈魂中發生的事情可以用語言充分、清晰、衷心地表達出來,但當你實現如此恢宏的夢想時,你會痛苦地感到你的夢想和個人力量是多麼的薄弱──你發現你只能用繪畫來表達你如此清晰和深刻的夢想的十分之一。」──維克托‧瓦斯涅佐夫
藝術家耗費大約十年的時間繪製宏偉的弗拉基米爾大教堂。有一次他失去平衡從高高的木材上摔了下來。奇蹟挽救了他,木板鉤住他的衣服。瓦斯涅佐夫確信上帝正在幫助他完成大教堂的繪畫工作。
瓦斯涅佐夫總共創作了約400幅草圖,彩繪2000多平方公尺。大教堂於 1896 年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見證下祝聖。 繼弗拉基米爾大教堂之後,藝術家又彩繪了聖彼得堡、古西赫魯斯塔利內、達姆施塔特和華沙的教堂。
在完成大教堂的壁畫後,瓦斯涅佐夫開始收集古代聖像。它們在當時並沒有受到特別重視,有時甚至被毀滅。多虧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得以收集大量的古代聖像。
1917 年革命後,藝術家不再積極參與藝術生活,而更致力於繪製童話的插畫工作。
瓦斯涅佐夫活過長長的歲月,可以說是幸福的歲月。他的婚姻持續大約五十年,夫妻倆共同撫養五個孩子,並使他們獨立自主。藝術家很受歡迎,才華橫溢,他的作品即使在他去世後仍然受到人們的讚賞。
直到生命的盡頭,維克托‧瓦斯涅佐夫繼續根據童話故事進行繪畫創作。 1898年,他完成長達25年的畫作《壯士》。 「我創作《壯士》,也許並不總是以應有的強度工作,但《壯士》總是糾纏不休地在我面前,我的心總是被它吸引,我的手總是向它伸出!」──維克托‧瓦斯涅佐夫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於 1926年7月23日在莫斯科他的工作室去世,享年78歲,葬於拉扎列夫斯科耶公墓,後來他的骨灰被移至列福爾托沃的弗維登斯科耶公墓安葬。
《阿廖努什卡》〈1881〉
“Аленушка”
《阿廖努什卡》是維克托‧瓦斯涅佐夫作品中最真誠、最富詩意的作品之一。坐在黑色水池邊岩石上的女孩的形象表達了真正的俄羅斯悲傷,而所描繪的漸漸消逝的秋天景象似乎與女主角的心情相呼應。
從構思上來說,這幅作品與壯士─童話畫作截然不同。在1881年巡迴藝術展覽協會的展覽上,這幅畫被列為“Alyonushka(傻瓜)”,也就是說,標題中沒有表明具體的童話情節。
伊戈爾‧格拉巴爾在分析瓦斯涅佐夫的創作歷程時寫道:「……他創作自己的代表作─《阿廖努什卡》,它既非世俗畫,也不是童話作品,而是一首關於一位美麗的俄羅斯姑娘的迷人抒情詩,是俄羅斯畫派最好的畫作之一。」
《阿廖努什卡》主要的表現是感情的反映─深沉的憂愁和難以言喻的悲傷。瓦斯涅佐夫寫道:「我不記得《阿廖努什卡》是什麼時候第一次出現在我腦海中的,好像她已經活在我的腦海裡很久了,然而我確實在奧赫特爾卡見過她,當時我遇到一個披頭散髮的女孩,激發我想像力。多少憂鬱、孤獨和純粹的俄羅斯悲傷在她的眼神中,當我見到她時,我不由得驚嘆一聲。 她身上散發著某種特殊的俄羅斯精神!」
瓦斯涅佐夫在距離阿布拉姆採沃不遠的奧赫特爾卡為這幅畫繪製了大量草圖─當地的景觀至今仍沒有任何改變,其中一個特別的景點是著名的「阿廖努甚金」池塘,它是藝術家靈感的泉源。
《壯士》〈1881–1898〉
“Богатыри“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最著名的畫作《壯士》完成於 1898 年 4 月 23 日。早在6月,保羅‧米哈伊洛維奇‧特列季亞科夫為了市立藝術畫廊就將其收購,成為這位收藏家的最後一件藏品,並在保羅‧米哈伊洛維奇去世前兩週在畫廊裡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該畫並非取材自特定的史詩情節,而是俄羅斯壯士的形象。藝術家將三位著名的史詩壯士─多布雷尼亞‧尼基季奇、伊利亞‧穆羅梅茨和阿廖沙‧波波維奇─描繪成正義、勇敢和祖國堅不可摧的象徵。他自己如此描述情節:「壯士們……會察覺戰場上是否有敵人,是否有人在某處受到侵犯?」
這幅畫的創作花了很多年。從第一張草圖到最後一筆落下,已經過了近30年。 19 世紀 70 年代上半葉,藝術家在帝國美術學院學習期間完成他的第一批以壯士哨兵為主題的畫作。 1876 年,他在法國旅行時再次回到這個想法,然而主要工作直到 1880 年代初才開始。此時,瓦斯涅佐夫成為慈善家兼鐵路建設者薩瓦‧伊凡諾維奇‧馬蒙托夫的阿布拉姆採沃莊園的常客。除了風景主題,他還在尋找可以作為壯士形象基礎的類型。藝術家試著不去虛構它們,而是在同時代人的臉上看到它們。可以肯定的是,伊利亞‧穆羅梅茨的原型是弗拉基米爾州農民伊凡‧彼得羅夫,而在阿廖沙‧波波維奇的形象中,可以看到薩瓦‧伊凡諾維奇的兒子安德烈‧馬蒙托夫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