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藝術之薩維茨基

松林的早晨〈1889〉

 Утро в сосновом лесу康斯坦丁薩維茨基、伊凡‧希施金〉 

薩維茨Константин Аполлонович Савицкий〉〈1844─1905

康斯坦丁阿波羅諾維奇‧·薩維茨基 Konstantin Apollonovich Savitsky)〉是俄羅斯現實主義風俗畫家,以及卓越的巡迴畫術家。在自己的畫作中康斯坦丁薩維茨基描繪普通人的生活場景,微妙地觀察人們的性格特徵。 作為奔薩藝術學校的校長,大師為許多青年才俊開啟人生之門

正是他在希施金畫作《松林的早晨》中添上母熊和頑皮小熊。 與此同時,這位傑出的俄羅斯藝術家是日常體裁的大師,是俄羅斯生活敏銳的觀察者,也是改革青年畫家訓練過程的出色教師和組織者。

人生道路的選擇

康斯坦丁薩維茨基於 1844 6 6 日出生在塔甘羅格,然而,在利沃尼亞〈俄羅斯波羅的海省份,現代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度過他的青年時期。自幼就對美術產生興趣,在他首批素描中,天賦就已經展現無遺。 在中學期間,男孩最喜歡的科目是繪畫。未來的藝術家很早就失去父母,被安排由親戚撫,後者將他送到利沃尼亞一所私立貴族文理中學的寄宿學校讀書。

但正是塔甘羅格和故鄉弗蘭基夫卡在年輕的科斯佳〈康斯坦丁的暱稱〉靈魂中留下最顯著的印記。 亞速海、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童年心中的美麗風景,薩維茨基一生都記得。 這種美麗促使男孩拿起鉛筆,更何況家人經常專門前往風景如畫的海邊,於是薩維茨基在大自然中寫生。

在利沃尼亞求學的歲月裡,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1862年從寄宿學校畢業後,他前往投考皇家美術學院,選擇歷史繪畫專業。該年,康斯坦丁薩維茨基被皇家美術學院錄取為旁聽生,但由於準備不足,他很快被迫退學。 後來,他還是回到美院,師從著名的歷史畫家阿列克謝馬爾科夫、學術流派的代表人物費奧多爾布魯尼和著名教師保羅奇斯佳科夫。年輕的天才旋即成為美院的佼佼者。 總的來說,藝術家在美院創作的畫作獲得六枚銀質獎章和 一枚小金質獎章〈畫作《背著手搖風琴的流浪樂》和素描《基督受難》〉,並獲得亞歷山大二世皇帝的獎學金。

成熟和創造時期

康斯坦丁薩維茨基夢想獲得一枚大金質奬章,為其開啟在歐洲繼續實習之路。 但因參加巡迴展覽,以及因為婚禮沒有按時通過考試,遭美院開除。

那個時期最具表現力的作品之一是《鐵路維修工作》。 這幅巨作的主要人物是樸素的農民。 藝術家成功地展示日工緊張勞動的所有負擔,首次展示 「群眾畫面」,這種畫風猶如一根紅線貫穿在大師後來的作品中

正是這幅畫作讓作者名利雙收。 保羅特列季亞科夫為自己的畫廊買下這幅作品後,藝術家得以前往法國,那裡,他的朋友瓦西里波列諾夫和伊利亞列賓已經在等著他,同年印象派藝術家的第一次展覽也在那裡舉行。 我們的主人公「過於巡迴展覽藝術家」的特質,阻礙其嘗試印象派。但儘管如此,在他的作品中,對光空氣介質傳輸的關注變得明顯。

 1871年,薩維茨基開始國外之旅,這要歸功於當時美院派遣最優秀學生到歐洲實習的傳統。在此大師創作了很多作品,研究視覺藝術的最佳範例,甚至在 1878 年展出其作品,不是在任何一個地方,而是在巴黎的世界展覽會上

 薩維茨基人生的轉折點是 1875 他年輕的妻子悲慘去世。 1875 2 月,由於藝術家丈夫的嫉妒折磨著她,薩維茨基之妻結束自己的生命。畫家回到故鄉,拼命工作,不讓悲傷的念頭占據靈魂。 如此創造出他最好的作品《戰爭》、《迎接聖像》、《行巫術》以及其他等等。正是這個時期,許多研究人員認為畫家的創作熱情達到頂峰。

1880 年,康斯坦丁阿波羅諾維奇移居聖彼得堡。 再婚,幸福終於向他微笑。 第二任妻子給丈夫生了七個孩子。 畫作《家庭爭吵》中委屈的孩子是這對夫婦的兒子之一喬治, 未來,他將成為受歡迎的蘇聯藝術家。

1883 年以來,薩維茨基成功地嘗試其教師生涯。 5 年多來,他一直在聖彼得堡的技術製圖學校任教。十年後,全家定居在莫斯科。 在那裡,康斯坦丁阿波羅諾維奇薩維茨基全力支持「巡迴藝術展覽協會」。 他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最後遷居奔薩,成為繪畫畫廊和奔薩藝術學校的首任校長〈1898年〉。 在這個職位上,畫家展現自己是一位才華橫溢和睿智的管理者,引入先進培訓計劃。康斯坦丁阿波羅諾維奇親自參與學生計畫的發展,結果如此地成功,使得學校最優秀的畢業生無需入學考試就被美術學院錄取。

在領導積極的教學和管理活動的同時,薩維茨基並沒有忘記創作結果是他豐富的遺產。

大師於 1905 2 13 日因心臟驟停而去世,他的墳墓在奔薩

直到最後幾天「掌舵」他心愛的奔薩學校

 

俄羅斯藝術之薩維茨基

鐵路維修工作〈1874

Ремонтные работы на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е

呈現在眼前的畫作是康斯坦丁薩維茨基非常大氣的作品。 在這裡,作者扮演一個認真、細心的觀察者。 具有多元素的眾多人物構圖傳達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作者同情配備原始工具〈鏟子、鎬、無法承重的木製獨輪手推車〉的普通鐵路工人的辛勞。

畫作的想法誕生於 1873 年夏天的圖拉省,當時薩維茨基與藝術家朋友 伊凡克拉姆斯柯依和伊凡希施金正在那裡度假。 住在離科茲洛娃扎塞車站咫尺之遙,畫家們親眼目睹鋪設鐵軌的艱苦工作。 薩維茨基幾乎每天都走近鐵軌,畫下素描和草圖

普通工人的平民生活被視為一種壯舉。 這些人的日常生活充滿了艱苦的工作,因為在那些日子裡所有可用的力量中只有傜役和人力〈便宜得多〉。薩維茨基同情並欽佩那些以不可思議的努力將一項發明賦予生的工人,這就是未來的鐵路。

然而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一群無臉的人,作者特意挑出幾個男人:前景中一個圍著白圍巾的強壯結實的男人,一個長滿黑髮愁眉苦臉的工人,一個勉強推著沉重的獨輪車的小男

一個平凡的勞動壯舉是在淒美的田園風光背景下完成。 這種對比也有其自身的動力:平靜、祥和的背景和這片美麗之外的人們,團結在颶風般的節奏中,發出車輪的嘎吱聲和斧頭的重擊聲。

畫作在第三屆巡迴藝術畫展首次亮相,立即獲得評論家和公眾的高度評價。 作為讚譽的最高標準畫作由保羅特列季亞科夫 購得。 1878 年,畫作向巴黎公眾展示

arrow
arrow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