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庫里科沃戰役後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親王

Князь Димитрий Донской после Куликовской битвы

伊凡諾夫〈Иванов 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1775–12.07.1848

俄羅斯藝術家,歷史繪畫畫家及肖像畫家,古典主義代表,著名畫家亞歷山大‧伊凡諾夫的父親。

關於他出身的信息沒有保存,未來的偉大藝術家在莫斯科孤兒院度過自己生命的頭幾年。 1782年,監護人委員會將他連同其他28名學生送到聖彼得堡美術學院。

安德烈‧伊凡諾維奇‧伊凡諾夫歷史課的老師是烏格柳莫夫(Grigory Ivanovich Ugryumov),一位傑出的大師,是俄羅斯歷史繪畫的奠基人之一,觀察安德烈‧伊凡諾夫的創作和教學實踐可以感受他的影響力。對於年輕藝術家的教育產生已知影響的,還有1791年來到俄羅斯直到1801年的加布里埃爾‧弗朗索瓦‧杜安(Gabriel-FrançoisDoyen),數年來曾斷斷續續地在聖彼得堡領導美術學院的歷史課。

1795年12月29日-伊凡諾夫以寫生畫獲得第一枚銀質獎章。 1797年,因命題畫「諾亞離開方舟,向上帝獻祭」獲得大金質獎章,接著得到高級藝術家頭銜的一級學位證書。曾經為了「精進藝術知識」而獲得學院的國外留學獎學金,並且幾乎同時在學院開始授課。

1798年9月1日,安德烈‧伊凡諾夫被編入學院員額。幾乎同一時間,他與未來的妻子Ekaterina Ivanovna Demert(1782-1843)相遇。1800年8月18日,伊凡諾夫被授予「委任院士」的頭銜,9月21日,在西緬暨安娜教堂舉行婚禮。婚後,按照學院規則,他再也無法獲得國外留學獎學金,並且據他所言,把這個機會「讓給」他的同志葉戈洛夫〈A. Yegorov〉和謝布耶夫〈V. K. Shebuev〉。1806年,伊凡諾夫夫婦的兒子─未來的天才藝術家亞歷山大誕生,是父親的繼任者、代理人和助手。最小的兒子謝爾蓋(Sergei)後來成為古代建築的傑出研究者。

1803年因「亞當和夏娃帶著孩子在樹下」一畫任院士, 1812年─教授,1821-1831年─高級教授,1806-1831年─皇家美術學院顧問。在1831年,奉尼古拉一世個人命令去職。他曾經為位於聖彼得堡的米哈伊洛夫宮〈城堡〉的米迦勒家庭教堂和喀山大教堂繪製聖像。

 

undefined

 968年佩徹涅格人 (Pecheneg) 圍攻基輔時建立功績的基輔青年

Подвиг молодого киевлянина при осаде Киева печенегами в 968 году〈1810年左右〉 

這幅畫的故事是古代史冊的英雄事跡之一。當968年 Svyatoslav公爵的軍隊進行遠征的時候,游牧民族佩徹涅格人 〈Pecheneg〉圍攻基輔。畫中的英雄是一位不知名的年輕基輔居民。通曉佩徹涅格人的語言,他手裡拿著一根韁繩穿過敵人的營地。當敵人喊住他的時候,年輕人回答說正在尋找一匹逃跑的馬兒。越過第聶伯河後,他找到俄羅斯軍隊,請求協助,並將其帶至被圍困的城市。

像旋風一樣,英雄飛馳穿越敵人的營地,到達第聶伯河─畫面底部的一條狹長的水紋─彷彿在聽著追逐的聲音。一隻箭射中佩徹涅格人,他從馬上摔落,在附近岸邊奄奄一息。在深處,您可以看到騎士和城牆的輪廓。藝術家描繪的那一刻具體而簡潔地表達了作品的觀念─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一個愛國的人把自己奉獻給國家。

 

吉普林斯基Кипренский Орест Адамович〈1782-1836〉

誰曾在風華正茂的年代跨越19世紀門檻走入俄羅斯藝術,並且在十年內創造畫作,立即向歐洲展示,在聖彼得堡出現非凡的才華力量?

他是吉普林斯基,是俄羅斯民族的第一人,其自畫像收入著名的佛羅倫薩烏菲茲〈Uffizi〉畫廊的收藏,並以強大發光的繪畫作品震驚了義大利同儕,這在那個時代是如此出乎意料和與眾不同,以至德高望重的大師們曾經將其畫作認為是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吉普林斯基似乎是談笑般地攀越肖像藝術的巔峰(儘管他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勞力為代價),並通過他的畫作開啟前往歐洲藝術的道路。

走進懸掛吉普林斯基畫作的博物館大廳,立即置身特別的世界。意欲了解:他的肖像有何不同,為何產生獨特的自我世界的感覺?研究藝術家創作的專業人士得出的結論是,正是吉普林斯基能夠通過繪畫接近文學的普希金、巴拉廷斯基、巴季什科夫和音樂的格林卡、阿利亞比耶夫「開啟」的展示生活的方法……。

這位出色的藝術家的命運並非全然清楚。研究人員仍然圍繞他的私人問題,糾纏在事實與虛構,浪漫故事和誹謗污衊,以及藝術家創作方式的各種詮釋。然而畫家的命運也許沒有神秘之處。

母親─安娜‧加夫里洛娃(Anna Gavrilova)是貧窮的奧拉寧鮑姆(Oranienbaum)地主戴科諾夫(A.S. Dyakonov)的農奴,在她的兒子出生一年後被許配給地主的院丁Adam Shvalba。長久以來歷史學家一直認為該男孩出生於1783年,但事實證明這是領養的日期。俄瑞斯忒斯(Orestes)一名是伊利亞特(Iliad)的人物,是忠於父親和男性友誼的化身。名字是戴科諾夫給孩子取的,他對當時流行的古典主義趨勢並不陌生。

同樣的原因也解釋吉普林斯基姓氏的虛構─來自希臘神話愛情、美麗與性愛女神Cyprides〈阿佛洛狄忒,Aphrodite〉。不過,該姓氏還有更為平淡無奇說法,源自位於奧拉寧鮑姆縣的古老俄羅斯堡壘和地區的名稱Kaporye。

應該給予地主應有功勞,研究人員視其為藝術家的父親,他關心俄瑞斯忒斯的未來。戴科諾夫給予男孩自由,並且把顯然早就嶄露頭角的六歲的俄瑞斯忒斯交給美術學院的教育學校。然而這可以說是最初的動力,吉普林斯基日後的一切都歸功於他的才華。

先是在教育學校,然後在美術學院就學,於1803年畢業於美院的歷史繪畫系,歷時15年。年輕的吉普林斯基是著名的俄羅斯畫家和肖像畫家烏格柳莫夫〈GI Ugryumov〉的學生,這也預示了藝術家的創作命運。

令人驚訝的是,過著半軍營化生活,經常的機械式教練和墨守成規,不僅沒有壓制未來藝術家對獨立的渴望、想像的熱烈,以及內心所有情感的真誠和直率,甚至刺激他們。已經在美院畢業後的頭幾年,在朋友圈裡,吉普林斯基被稱為「瘋狂的俄瑞斯忒斯」、「熱情的俄瑞斯忒斯」。從未離手的畫冊見證其靈魂對生活的所有印象敞開。朋友說無論是嗜好或是工作他都不知分寸。但是,他本人並不會將自己的生活分為工作和嗜好,因為他只想畫出完全俘虜他的東西。

他創作大幅畫布「庫里科沃戰役後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親王」〈德米特里‧頓斯科伊,Dmitry Donskoy,意即頓河的德米特里),為此美術學院委員會授予他大金質獎章,並得以參與喀山大教堂的設計。

然而,吉普林斯基對此顯然沒有太多的熱情,最吸引他的是人類的臉孔。他感到全然獨特的靈感,試圖洞悉他人生命的秘密。

繼父亞當‧施瓦貝的肖像(Adam Schwalbe,1804年),是他早期卻公認最好的作品之一。以林布蘭特式的風格鮮明生動地描繪一位睿智、嚴厲、權威的老人。儘管吉普林斯基珍視父親的肖像,但是卻不再追逐這種畫風。

在本世紀初的藝術中,人們對「人類靈魂的複雜世界」越來越感興趣。所有歐洲國家,取代古典主義的是浪漫主義,後者歌頌的不是理想的英雄,而是真實的人類在生命中的崇高時刻。殘酷的現實迫使尋找燦爛的夢想、美好的希望。

新的挑戰需要新的藝術形式。與以繪畫和輪廓為主要元素,色彩和光線扮演次要角色的古典主義相反,出現複雜的明暗遊戲、強烈的眩光和鮮明的色彩效果。在早期的「耳朵夾著畫筆的自畫像」(大約1808年)中,主要是傳遞大師在工作過程中的緊張狀態。眼睛閃亮,嘴巴緊閉,明亮的光點照在非常黝黑的臉上-一切都不尋常且新穎!

幾乎同時繪成的第二幅「粉色圍巾的自畫像」(1809年),處理全然不同。如果說在第一幅畫中年輕藝術家更親切、簡單、「獨自一人」,那麼在強調浪漫主義風貌的第二幅肖像中,勿寧是開啟時代精神,以及詩人、音樂家、藝術家的崇高人格和精湛技藝,而非某個特定人物。當代人震驚於吉普林斯基給每幅肖像增添「某些特別東西」的願望和能力。

1809年2月到達莫斯科後,吉普林斯基興奮地研究莫斯科藏品的寶藏,結識許多傑出人物,開始創作自己無止盡的華麗肖像。

在E. P. Rostopchina和F. V. Rostopchin的一對肖像中,充滿崇高精神的女性形象與肥胖老爺-莫斯科總督刻意的腳踏實地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當個人鮮明獨立的個性與時代典型的特徵相結合時,吉普林斯基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因此,即使在經常與佩蒂亞‧羅斯托夫相提並論的切利雪夫兒童畫像中,也能感受到戰爭前夕的緊張氣氛。然而,那個時代特別耀眼的英雄形象,表現在骠騎兵戴維多夫(1809年)的風貌中。

與這項工作同時,吉普林斯基創作瓦西里‧丹尼斯維奇(Vasily Denisovich)將軍身著長袍的大幅鉛筆肖像。拜數幅肖像之賜,包括骠騎兵戴維多夫,吉普林斯基在1812年返回聖彼得堡時獲得院士稱號。

令人納悶的是,生性激動熱情的吉普林斯基,卻能耐心地研究模型,只與模特工作,這需要大量且持久的作畫。因此,在1812年戰爭期間,藝術家只從事線條畫,使用鉛筆素描,加上粉筆、水彩和色粉。

鉛筆肖像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而不是油畫的預備圖,起源於19世紀初期。吉普林斯基與其他人一樣,使用這些方式,擅於創建戰爭參與者,軍官、將軍和民兵憾動人心的生活面貌的畫廊。其中最主要的是姿勢自然、高知性的臉龐。

尤為珍貴的是普希金皇村中學同學們的肖像-巴庫寧〈A.P. Bakunin〉,身著民兵制服的贊助人和收藏家托米洛夫,N.M. Muravyov-未來的十二月黨人,詩人巴蒂什科夫〈K.N. Batyushkov〉等人。如果記起當時不存在攝影,那麼這些畫作的歷史價值就不言可喻。

衛國戰爭對文學和藝術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在美術學院,取代神話,開始從俄羅斯歷史發展主題。描繪盲人音樂家、農民的孩子和卡爾梅克女子Bayusta的草圖,說明吉普林斯基對祖國大自然和民俗的興趣。

戰後返回繪畫工作,畫家創作了赫沃斯托夫夫婦、各種公眾人物和作家的肖像。巴蒂什科夫在『祖國之子』中稱吉普林斯基為「我們公眾最喜歡的畫家…清新、和諧、活潑的色彩,一切都證明了他的魅力、智慧和品位。」

吉普林斯基作品中抱有某種程度的迷惘,對他的命運造成致命的影響。這位傑出、天才的肖像畫家從事肖像繪畫主要是為了賺錢,並認為自己真正志業是歷史繪畫,並且時時刻刻渴望創作永垂不朽的重要題材的作品。

美術學院委員會以「庫里科沃原野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一畫,授予吉普林斯基擁有公費出國權利的大金質獎章。但是由於歐洲的拿破崙戰爭而推遲出發時間。 1816年,和平剛降臨歐洲,憑藉其公費出國的權利,在34歲的年紀,吉普林斯基懷著最終創造巨幅畫作的堅定意圖,出發前往義大利。他遊歷德國和瑞士,在此因其一系列作品而當選為日內瓦藝術協會的會員。

最初,他選擇的題材是諷喻亞歷山大一世擊敗拿破崙的「擊斃皮同的阿波羅」,但並未真正奏效。然後他繪成「阿那克萊翁之墓」,並且一無所獲地在羅馬的一個展覽上展出。

肖像畫,其中如此的明珠閃耀,例如SS Shcherbatova(1819)和AM Golitsyn(約1819)的肖像,對他來說仍然無與倫比,繼續帶給他名譽。

在那不勒斯、羅馬、巴黎以及各處展出的作品引起人們的欣喜。

駐羅馬外交代表巴蒂什科夫寫信至聖彼得堡道:「吉普林斯基為俄羅斯增光」。

吉普林斯基是首位俄羅斯人,受訂製為佛羅倫薩烏菲茲畫廊(Uffizi Gallery)創作自畫像,該畫廊收集了世界上最傑出藝術家的作品。

處於榮耀的巔峰,藝術家因其獨立的性格,而與監督俄羅斯殖民地的人士發生衝突,失寵遭議。

當時,俄羅斯駐羅馬使節是伊亞林斯基(A.Ya. Italinsky),他對年輕的大師不友好,甚至有些惡意。他建立對公費生的秘密監視,並相信告密者的所有誹謗。

流傳吉普林斯基謀殺其模特的邪惡八卦,被指控與反對奧地利統治的義大利燒炭黨(Carbonari)有關。

他耽擱的公費生涯(延長兩次)終於結束,1822年初,藝術家不得不離開義大利。

在義大利停留五年(1816年至1822年)後,吉普林斯基取道回家,在巴黎度過大約16個月。這是他生活最不為人所悉的時期之一。同時,存在的文獻資料不僅說明吉普林斯基在法國的逗留,而且見證了普希金描繪的「沸騰的巴黎」給他留下的印象。

畫家於1822年4月上旬到達那裡,這可以從他的朋友建築師F.F. Elson從巴黎發出的一封信中得出結論。Elson 1822年8月18日的另一封信提及吉普林斯基的作品在巴黎展覽中取得成功。

還有更多:「...他在這裡用鉛筆繪成的肖像十分出色。他創作羅斯托欽、奧爾洛夫、古里耶夫的肖像,畢竟你知道,他是如何熟練地運用鉛筆」。

吉普林斯基本人的信也保存下來:

「對於那些根本不懂美藝術,只愛女孩、廚師和劇院的人來說,住在巴黎非常快活,對了,還有除了梳妝打扮什麼都不做。」

「較之兩百萬的賞賜住在巴黎,我寧願選擇一萬二千元的年收入住在羅馬。」他終究指出:「無法想像巴黎有多少畫家,幾乎所有人都忙碌。這些作品不是外國人訂購,而是自己人。」

吉普林斯基在法國的16個月(1822-1823年)無疑創作了許多作品,其中一些本可以保留在那裡,而且我們至今仍然無所知悉。 然而他的一件列入其創作最寶貴部分的作品,是在巴黎畫成的,這是葉卡捷琳娜‧謝爾蓋維娜‧阿夫杜林娜的肖像。

他花了很長時間才回到家,順道在馬里恩巴德滯留,在此他與歌德.交往,並兩次為歌德繪製肖像。

在聖彼得堡,吉普林斯基直到1823年夏天才到達那裡,出人意料地受到冷落的對待。

散播關於兩個故事的惡意謠言〈而他善於招惹〉,扮演著非最後的角色,使他在羅馬逗留的尾聲變得陰鬱。第一與懷疑謀殺模特有關,第二與為他擺姿勢的十歲女孩Mariuccia 相關,他對她異常依戀,並對她表現特別的關注 〈離開義大利後,吉普林斯基將她安置在她居住地的一所隸屬天主教修道院的學校。〉

儘管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荒謬的謠言從未被證實,但是一連串的懷疑自義大利尾隨吉普林斯基,並在藝術家周圍形成一堵沉默與敵意的圍牆。他還被指控怠惰,因為許多作品沒有從羅馬到來。

吉普林斯基非常痛苦地經歷社會的疏離,缺乏官方的認可。他沒有自己的角落,沒有帶薪的職位,依靠訂購,然而如果沒有學院,這是很難獲得的。

農奴女星P. Zhemchugova的兒子D. N. Sheremetev幫助他,邀請藝術家來到他家。逆境並沒有摧毀勤奮的大師,他努力且堅定的工作。每幅新的肖像都是關於當代人深刻的心理描述。

吉普林斯基向來與文學和戲劇界的傑出人士接近。關於他本人,茹科夫斯基、巴蒂什科夫、德爾維格、維亞澤姆斯基、格尼迪奇、普希金和許多其他人都有論及,而他刻畫他們的形象。

其中有著名的女舞蹈家E.A.Telesheva,悲慘的女演員N.S.Semenova,贊助人托米洛夫(A.R. Tomilov)美好的晚年肖像,然而偉大的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肖像無疑地最是上乘之作。

普希金肖像是詩人的朋友德爾維格〈A.A.Delvig〉所訂製,繪於1827年在豐坦卡(Fontanka)謝列梅捷夫(Sheremetevs)的家中。該肖像成為後代許多藝術家和雕塑家創作的原型,名聞世界。德爾維格在1831年去世後,普希金儘管經濟拮据,還是買下這幅肖像,並將其懸掛在自己的書房中。

如今著名的肖像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這裡─另一幅肖像,值得特別一提,也與普希金有關。繪於約一年後,吉普林斯基困難的時期。了解藝術家此一時期的經歷,驚訝於他揮舞鉛筆的輕鬆、精緻,帶著溫暖和人性,以及如此細心地傳達可愛的安娜‧奧列尼娜的形象-普希金詩歌思想的主題。

 150多年來,人們欣賞著這個看似不是非常美麗的女孩,因為在她身上沒有「雕像的精確之美」,而是年輕的迷戀,「夢幻的魅力」(E. A. Baratynsky)。

這是他在家鄉的最後一件作品,在這裡,用他的話說,吉普林斯基被「某種陰影所籠罩」─嫉妒他成就的敵人。他抱怨道:「人才難得,而失去容易。」

在1828年夏天,委屈的藝術家前往義大利,這是徒勞無功的自我逃避。在這裡失敗如影隨形,他先前的成功在此被人遺忘。更何況,在羅馬,布留洛夫(K.P. Brullov)藝壓群雄,已經閃耀多年。

依舊相信自己作為歷史畫家的志業,吉普林斯基或是創作維蘇威火山煙霧繚繞的陰鬱風景,或是風俗畫場景。為創作四處奔波使藝術家筋疲力盡,他的風格發生變化。一切都非常專業,但較少崇高精神,不是激動創作者的手筆,而是一個熟練但又疲憊的大師所繪。

儘管靈感略有欠缺,繪畫技巧發生變化,吉普林斯基仍然大量工作,他一直是一位出色的素描畫家,直到生命結束。

他走遍半個義大利,勤奮工作,繪就優秀的肖像畫,包括B. Torvaldsen和F.A. Golitsyn肖像畫(均為1833年),但是這些肖像,無法與他之前的成就相提並論。與布留洛夫一較高下,他試圖畫一幅大型的禮儀肖像-但力不從心:這種壯觀的風格與他的能力不符,藝術家的心力已經油盡燈枯。然而,畢竟,每位學者、作家、創造者都有多年的飛騰、榮耀,朋友的道德氛圍意味良多。

吉普林斯基收到的訂購越來越少,並開始經受貧窮。終於,在1836年初,他得以賺到足夠的金錢來償還債權人,並實現他長久以來的決定,與他尋得的Mariuccia(Anna Maria Falcucci)結婚。

為此,他不得不在1836年6月歸依天主教,並在7月未經公開就結婚。不知道他是否找到想要的和平。一些當代人回想起他與年輕妻子吵架,並且爛醉如泥,其他人對此保持沉默。

相信祖國的生命力和自己的才能,吉普林斯基打算返回家園,寫信給學院院長道:「……我將滿懷欣喜地回到我親愛的祖國」。

俄羅斯殖民地已經備妥告別信函,並訂製一只銀質玻璃杯作為紀念品。然而他的生命來到終點:他得到感冒,罹患肺炎,在婚禮後四個月離世。幾個月過後,他的女兒Clotilde Kiprenskaya來到世間,但她的踪跡無可挽回地消失。

吉普林斯基於1836年10月5日在羅馬去世,享年54歲。 20位藝術家集資400盧布,建造一塊大理石板紀念死者。

「著名的吉普林斯基去世。羞愧與恥辱,人們拋棄這位藝術家。他是第一個讓俄羅斯名字聞名歐洲的人,而他的一生都被認為是瘋子。人們試圖在他舉止中尋找的只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並且對此隨心所欲的添油加醋。」年輕的亞歷山大‧伊凡諾夫(Alexander Ivanov)給自己父親的信寫道。

俄羅斯的新聞界甚至沒有刊登悼詞,儘管許多人對此深感悲痛。

 

undefined

御前骠騎兵戴維多夫 〈E. V. Davydov〉 上校的肖畫

Портрет лейб-гусарского полковника Е. В. Давыдова 〈1809〉

畫中的戴維多夫立姿自由恣意,一手握刀,一手插腰,不可一世。暮色餘暉的浪漫氣氛增強戰士勇敢而又夢幻的崇高精神。明亮與優雅的色彩組合賦予肖像絢麗的光彩,所有這些共同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和內在尊嚴的形象。

骠騎兵戴維多夫英姿颯爽的風貌,表現出那個時代尤其鮮明的英雄形象。在一塊幾乎等身的大畫布上,所謂的禮儀肖像,以猛烈的暴風雨前夕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一位有著睿智和勇敢臉孔的年輕上校。一個浸淫在「戰鬥喜悅」的戰士、職責和榮譽兼具的騎士,以及沈思的夢想家。異常壯觀的多彩組合增強畫作的浪漫激昂。

這幅肖像繪於與拿破崙戰爭期間,在1812年解放的光輝歷史前夕。它以詩歌的力量表現出對英雄人物、勇敢而強大的戰士的崇拜。骠騎軍官的身影,姿勢隨意,充滿男子漢氣度。肖像的色系,建立在紅色、白色、深棕色的聲點結合,既積極又樂觀。

在戴維多夫的形像中,沒有法國畫家格羅〈A. Gro〉和傑利柯〈T. Gericault〉軍事肖像特有的穿越邊際的噴薄力量和「戰鬥」的勇氣。俄國大師不為外在的激情所吸引,而是傾心人物的發掘及其獨特的魅力。他主要關注戰士和思想家的臉部,那裡有崇高的精神、夢幻的沉思和抒情的昂揚。

肖像關聯整個探索的重大歷史。大約130年以來,人們相信這幅肖像畫描繪的是著名的游擊英雄丹尼斯‧戴維多夫、「詩人、劍術高強者、快樂的傢伙」。

但是,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裡,不時出現一個問題:「這幅著名的吉普林斯基肖像真正描繪的是誰?」

 

undefined

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普希金的肖像

Портрет Александра Сергеевича Пушкина1827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身著時髦長禮服的詩人的半身靜態畫像。

普希金的目光直視遠方,來自他身上征服的精神力量,加強詩人超越凡常、充滿靈感的形象。

詩人的雙臂交叉在胸前,皺襞的披風拋在肩上,所有這些都是浪漫英雄的性格特徵,脫離周遭世界,沉浸在自我的思想中。普希金雙眸靈動的眼神表達靈感和專注。詩人彷彿在傾聽內心的聲音:「……一分鐘─詩歌就自由流淌」。普希金出現在最幸福、最輝煌的時刻 - 創作的時刻。如此的自己,普希金可能不會在鏡子中看到,這是詩情洋溢的光環(用詩人的術語「諂媚」),點燃敏銳藝術家的熱情。

詩人特別喜歡的正是肖像中的這種藝術內涵。他在獻給吉普林斯基的詩歌中表達了對畫家技藝的讚賞。

關於自己臉上「黑人的醜陋」毫不迷失自我,普希金指出,吉普林斯基賦予肖像客觀以及如明鏡般真實的特徵。

在普希金時代的所有藝術家中,正是吉普林斯基在今日也最受歡迎。最主要是因為他的畫筆永遠保存俄羅斯最偉大詩人的形象。

吉普林斯基有幸在俄羅斯社會傑出代表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繪就他們的肖像。這份幸福在此也沒有離棄他,他為偉大詩人創作寫生肖像─紀念碑。吉普林斯基的畫作成為普希金所有肖像畫廊中的佼佼者。

1827年,吉普林斯基創作普希金肖像時,詩人不僅是浪漫的「吉普賽人」的作家,而且是鮑里斯‧戈東諾夫(Boris Godunov)和葉甫蓋尼‧奧涅金(Eugene Onegin)的作者。肖像畫是在豐坦卡(Fontanka)的謝列梅捷夫(Sheremetevs)家中繪製,是「藝術家的朋友和謀士」德爾維格〈A.A.Delvig〉所訂製。

吉普林斯基大概在五月的最後幾天開始著手這項工作,在同年春天於莫斯科繪製詩人肖像的特羅賓寧之後。

早在7月中旬,就有關於聖彼得堡肖像「特別相像」的評論,而在秋天的展覽上看到肖像的人熱情洋溢地寫道:

「 ...這是栩栩如生的普希金」-「...親眼目睹即便一次,你馬上就認出他敏銳的眼睛和嘴巴,缺乏的只是不停的戰慄。」

這最後的意見似乎在回答其中的一位評論家,他在評論備受其推崇的特羅賓寧時說道,他仍然「無法完全抓住詩人眼神的敏捷和臉部的生動表情。」

沒錯,評論家同時對此提出保留意見:「 ...普希金的相貌……同時它是如此多變,不穩定,以至於很難想像一幅普希金肖像可以給出一個真實的概念。」

現在,當我們面前擺著普希金肖像的畫廊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吉普林斯基創造的肖像在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和諧令人驚豔,完全體現我們對普希金的認知。

令人好奇的是,同時代人認識普希金,正是由於1827年9月1日在聖彼得堡美術學院開幕的展覽中的吉普林斯基的肖像畫,在此畫家享有整個展廳。根據維亞澤姆斯基〈P.A. Vyazemsky〉(在給妻子的信中)的敘述,當時他和普希金沿著涅瓦河散步:

「我們和普希金在船上坐下,兩名女士走下船,一位用法文要求允許與我們同行,因為害怕獨自行走,我們當然答應。」

接著,維亞澤姆斯基繼續寫道,其中的一位女士「從在美院展出的肖像認出普希金」。

是的,當我們想像偉大詩人的外貌時,我們幾乎不變地想起吉普林斯基筆下的肖像。

他為偉大詩人創作寫生肖像畫─紀念碑。藝術結構的所有元素:高超的線條修飾,幾乎是單色內斂的色調,敏銳的個人獨特特徵與永久價值的品質,精確堅定地結合-完美地滿足這一目的。

肖像作為後代許多藝術家和雕塑家的原始資料,享譽全球。德爾維格在1831年去世後,普希金儘管經濟困難,還是購買了這幅肖像,並將其懸掛在他的書房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俄羅斯 藝術
    全站熱搜

    nagi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